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

时间:2013-08-17 10:57 点击:
目的 对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笔者选取了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 其中68例为男, 42例为女性, 年龄为14~83岁, 平均(46.16±7.2)岁, 采用后路钉
  当前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包括交通意外、高处坠落等意外伤害的事故率也有了明显的上升,其导致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事故数也出现了上升,此类创伤会引起伤者脊柱正常解剖结构及稳定性遭到损伤、其神经功能也有可能因此而受损[1]。临床上一般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为了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笔者选取了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其中68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为14~83岁,平均(46.16±7.2)岁。上述患者损伤区域为:24例为T11、30例为T12、41例为L18、98例为L23;根据Denis分类标准,35例为爆炸型,25例为安全带型,29例为压缩型,21例为骨折脱位型;根据ASIA髓损伤分类,其中9例为A级,B级和C级各38例,25例为D级。上述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都行胸腰椎标准正侧位X线片拍摄和CT、MRI检查。
 
  1.2诊断标准明显存在外伤史;胸腰部骨折,患者活动受到限制;X线检查结果为胸腰部椎体骨折,前缘高度丢失;经CT级MRI检查,患者椎管狭窄(或骨块占位),且脊髓神经受到损伤。排除情况:患者存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无法接受手术。脊髓损伤分级标准:(1)若患者损伤平面以下失去感觉,且运动功能丧失的为完全性损害;(2)若患者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然而运动功能丧失的为不完全性损害;(3)若患者损伤平面以下存在一定的感觉,肌力运动功能不足3级的为不完全性损害[2]。
 
  1.3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腰部稍向后伸,行局麻,将受伤部位设为中心行切口,切开各组织,采用C形臂X线机,确定准确的位置,沿通道钻入对应椎弓根螺钉。根据CT和X线检查结果,采用椎弓根探针进行探测,确保钉道处于椎弓根之内,随后将对应的椎弓根钉拧入,根据部位的差异,预弯钛棒,将钉棒系统连接,并进行固定,在髂嵴取髂骨,将伤椎切开,并完全减压,将髂骨块修整,植入髂骨块并进行固定。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X线检查,将手术前、后和椎体高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并记录Cobb角变化和脊髓神经的恢复状况。
 
  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1)若患者损伤平面之下失去知觉,且无运动能力则为完全损伤(A);(2)若患者损伤平面之下还有感觉,然而运动能力全无,则为不完全损伤(B);(3)若患者损伤平面之下还有感觉,且存在一定的运动能力,但是肌力不足III级,则为不完全性损伤(C);(4)若患者损伤平面之下还有感觉,并存在一定的运动能力,且肌力在III级以上则为不完全性损害(D);(5)患者感觉功能和运动能力未见异常,为正常(E)。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法检验差异,当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椎体结构恢复情况手术前与术后、术后6个月,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度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详见表1。
 
  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脊髓神经指标,术前完全性损伤者69例,占比62.73%;手术后完全性损伤者45例,占比40.91%;术后6个月完全性损伤者38例,占比34.55%。均较术后有显著的降低(P<0.05)。
 
  2.2神经系统恢复情况经治疗,所有患者中,仅1例A级脊髓神经系统损伤患者未得到恢复,其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有B级及C级各3例,D级18例患者恢复到了E级。详见表2。
 
  3讨论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