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十年来,旅美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文学作品及其相关研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目前,根据十年来学界对严歌苓研究的众多文章来看,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研究类型:一是对移民题材作品尤其是重点篇目和重要人物形象的关注;二是将严歌苓与其他作家及创作进行比较;三是对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品格和文化意蕴的阐释。这些学术性探索体现了人们对严歌苓小说研究的日益加深,但仍需不断开拓。 关键词:严歌苓;小说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76-03 严歌苓的文学创作体裁种类多样,被人们众所周知的有中、短篇小说,电影剧本,散文随笔等。但其中最主要的仍是她的小说创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严歌苓小说的关注逐步进入更广阔和更为专业的研究领域,并且随着新世纪中国电影事业的大力发展,对严歌苓其人、其文的评论文章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特别是最近几年,对改编后的严歌苓小说的电影电视剧频频出镜,使得人们关注严歌苓的角度更是日新月异,有增无减。 作为研究综述的时间段,笔者选取了2003年到2013年的这十年间,因为在这十年间,电视剧《小姨多和》《幸福来敲门》以及电影《金陵十三钗》《危险关系》《梅兰芳》等影视作品在电视、电影院里热播,引得人们趋之若鹜,欣赏强大的影视阵容和导演的电影技术之余,也会使得人们关注一下幕后的一切,由此使得知道严歌苓的大陆人群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平民化,用一句尚为流行的话来说是“越来越接地气”。文学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为人民放歌的主题一直指导着人们的文学创作。对于严歌苓研究的论文,学界也在人民的伴随下,投入更多的关注。在中国知网期刊网学位数据库中,以主题作为关键字,可以查出136篇硕士毕业论文,12篇博士论文。对这些论文进行阅读和分析,不难发现研究者和评论者其研究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移民题材作品及重点人物形象的关注 上海复旦大学的陈思和教授曾在他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中提到:90年代以后,在海外华人文坛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中,严歌苓的海外题材创作首当其冲,成为当之无愧的代表。海外华人文坛作为一支善于跨域书写的文学队伍,其描述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在异域如何融入当地的主流的生活方式,也在建构着一种抵抗文化失忆和建构身份的精神方式,努力寻求着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共存,践行着人类文化的多元共存。海外华文文学由于地域等多种原因,学界将其划分三个部分,以东南亚华人为代表的亚洲作家群,代表作家如新加坡的黄孟文、马来作家林幸谦、印尼女作家蒋萸棣等;以生存环境相对宽适的欧洲、大洋洲为代表的澳洲华文文学,代表作家如黄雍廉、华人女作家汪静枝、黄玉液等;还有接纳中国人最多的美洲美国华文文学,代表作家如汤亭亭、赵健吾、谭恩美、严歌苓等。诚然,数量最为众多的海外华人聚居地——美国,以海外题材作为作家的主题似乎是无可避免的。正如陈思和教授所言,海外题材的两大对象是留学生和移民。而对留学生和移民的生存与生活等种种的关注是严歌苓海外题材创作中较为高质高产的。短篇小说《少女小渔》《海那边》《女房东》《红罗裙》以及长篇小说《扶桑》《人寰》等,当然还包括近几年被改编在国内风靡一时的几部电影,注定着其文其人会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公仲在他的《论新世纪新移民小说的发展》(《小说评论》201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新世纪十年……但因视角转换,视野高远,题材出新,特别是加大了历史的蕴藏量,使这方面的新移民小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移民文学可以引领当代小说,与国内的那些优秀的小说共同傲居中国当代文坛的巅峰。”恰恰严歌苓就是这种新移民文学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作家。她善于从自己由故国到异邦的双重人生经历中进行对比和总结,正如严格歌苓小说《人寰》中表现的那样,将自己在中国的小时候和长大了在美国的自己做对比,指出各自的不同时期的心理,从而让读者在成熟后的自己的剖析和心理暗示下,指出人性中那些只有在你长大后才得已明白小时候的种种不让人理解的眼神、言语和行为。同时文章指出了严歌苓小说的高明就在于“小故事中见大历史,小家庭见大社会,小人物见大时代,一切尽在不言中,尽在自然而然的流露中”。比如《陆犯焉识》,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一生命运与中国近当代政治相联,小人物之下所联系的家庭、家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几代人无法改变的事实,展现了中国那些风起云涌的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公仲的评说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严歌苓小说的特点所在。此外,还有不少文章关注严歌苓移民题材的作品,如首都师范大学的王震亚教授的《人文关怀的真切表现——试论严歌苓的移民小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3期)一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移民的生态与心态,细致的分析令人认识更为全面、深刻和系统。 同时,对人性的思考是一直贯穿严歌苓小说中的主题。因此,对其人性的关注也是不少研究者认为深度研究的契点所在。另外,研究者对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关注可谓是洋洋大观,其中研究者最为衷情的作品有《第九个寡妇》《扶桑》《小姨多鹤》,因此也形成了具有一定名词解释的“地母形象”、“神女——女神”。华侨大学中文系的李培在她的《雌性的魅惑——试析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独特内涵》(《华文文学》2004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严歌苓一直致力也擅于书写女性身上的雌性特征,从《雌性的草地》中可见一斑。而通过对扶桑、小渔、海云等众多女性形象的描绘来表明,她们一直用女性自身所特有的最明显的特征——母性,去颠覆传统中男强女弱的观念。同时,也从母性,也可以说是雌性的延伸——情欲,展现女性精神与肉体的斗争,从而表现人性的完整,原始、神秘的氛围自然在小说的文本中自然显现出来。分析透彻,语言犀利,对于研究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启示性的意义。缪丽芳在她的《雌性·母性——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情绪分析》(《华文文学》2006年第6期)一文中运用了跨学科的原型理论来解读《扶桑》,精细地分析了雌性和母性在人类学上的区别与意义,以及作者的创作动因,指出“雌性,不仅作为分析的对象而存在,还是人类心灵与生存状态的一种启示”。运用原型理论对其分析的方法让人耳目一新。此外,除了对这些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所代表的寓义进行深试分析外,还有从叙事学、文体学、语言学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的,以重点篇目为例的研究可以说是细致入微。 二、进行作品的比较研究
近些年,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点的不断饱和与更新,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也日益在研究方法中展示其越来越与众不同的魅力。同时,同一学科领域下的文学的比较也日益繁盛,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大陆与海外的比较,都在不断地充盈着文学理论的丰满与多元。仅从十年间所得出的136篇硕士毕业论文、12篇博士论文中,不难发现有许多论文是运用了比较文学和文学的比较两种方法将严歌苓跨时空、跨地域、跨种族地比较;同时比较的对象同样多种多样,有外国作家、古代作家、大陆作家、华人汉语作家,以各种方式言说着严歌苓。陈晓辉的《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她”写作:对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等华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2003年,福建大学博士论文)将严歌苓与美国当代华裔文学领域内备受关注的女作家谭恩美、汤亭亭、任璧莲作比较,指出严歌苓创作的“文本是东西方冲突和个人文化抉择的体现”。从文中我们可以得出同为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的东方书写与个人化的视角,丰富了美国华人女性文学,使其呈现了宝贵的多元化特色。张春蕾在《金陵罹难的艺术观照与反思——赛珍珠〈龙子〉与严歌苓〈金陵十三钗〉比较研究》(《苏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三期)中指出“两部作品都是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二者选择相同的来源以不同的视角(一个宏大,一个微观)来再现历史史实,以关注构成历史的人和人的精神,分析了两人多角度的不同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貌的原因。刘艳的《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以王安忆〈长恨歌〉与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为例》(《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认为,“王安忆与严歌苓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将张爱玲揭示人性千疮百孔这一脉艺术探索与文学书写方式继承下来的最为典型的两位女作家”,然后以《长恨歌》和《一人女人的史诗》为依托来比较王安忆与严歌苓的创作,指出两位作家在历史观念和文学叙写方面,有着许多的相通气蕴与不约而同,以此来指出,张爱玲、严歌苓、王安忆都凭借着女性和她们个体所特有的视阈,双重地书写了女性所体验出的历史与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