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仪礼·士冠礼》与《朱子家礼·冠礼》之比较

时间:2014-03-27 14:13 点击:
摘要:冠礼是古代士族男子的成年礼,它通过繁复的礼仪,使人首次明确自己的地位,使人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在成人社会之外的孩童。《仪礼》和《朱子家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比较重要的礼仪典籍,对中国古代社会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二者对冠

  摘要:冠礼是古代士族男子的成年礼,它通过繁复的礼仪,使人首次明确自己的地位,使人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在成人社会之外的孩童。《仪礼》和《朱子家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比较重要的礼仪典籍,对中国古代社会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二者对冠礼记载的差异可以体现出冠礼甚至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沿革与变化规律。

  关键词:冠礼朱子家礼变化

  冠礼是古代士族男子的成年礼,在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凶礼的五礼分类中属嘉礼。冠礼即家人用加冠的仪式来标志一个到一定年龄的少年进入成年的一系列礼仪形式。“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1]P814。《仪礼》第一篇便是“士冠礼”,冠礼被视为礼的开端,是嘉礼中的重要部分。只有加了冠,成了年,得到社会承认,方能展开后续人生。故《礼记·冠义》方有:“成人之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1]P814

  冠礼在先秦两汉时期都极受重视,南北朝以后,冠礼逐渐简化、衰微。宋代时,一些有识之士如司马光、朱熹等高度重视冠礼,力倡恢复。本文拟对《仪礼》与《朱子家礼》中所记载的冠礼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仪礼》中的冠礼

  《礼记·典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1]P16即男子到了二十岁,便要在宗庙举行冠礼,表明他已经长大成人,可以享有贵族的权利及承担相应的义务。冠礼的主要仪式一般为“三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并由宾客为被加冠者取字,从此可以呼其字,避免直呼其名,树立起被加冠者的基本人格形象。根据《仪礼·士冠礼》①记载[2],其主要流程如下:

  筮日,戒宾。筮日,即在行礼前数日,通过卜筮的办法,选择作为行礼的吉日。主人与各有司均需“玄冠朝服”,“筮于庙门”。如果所占日子不吉利,则占下一旬日子。吉日已定,主人通知朋友前来参加仪式。

  筮宾,宿宾。所谓筮宾,即在行礼前三日,挑选在冠礼仪式上为受冠者加冠的来宾,“如求日之仪”。然后,主人亲自邀请被选中的宾客,即“宿宾”。又邀请一位助宾加冠之赞者,其礼如宿宾。

  为期。即在冠礼前一天,宰于祢庙确定行礼的时辰,并“告兄弟及有司”。

  陈设器服。行礼之日,将行礼所需之礼器、礼服等陈于房中,将盛有缁布冠、皮弁、爵弁之竹箱陈于堂西阶下。

  主人、迎宾及赞者就位。主人朝服,立于东阶。宾朝服,立于西序之端。赞者玄端,立于房中。

  三加冠,这是冠礼的中心环节,由主宾为受冠者加三次冠,并配有三次不同的祝词。受冠者须相应地改换三种服装。初加缁布冠,穿玄端、缁带、赤而微黑的蔽膝。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服。”再加皮弁,穿素积、缁带、素蔽膝。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后加爵弁,穿熏裳、纯衣、缁带等。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威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宾礼冠者。即主宾以酒款待受冠者。

  见母。冠者北面坐,取脯。至母之所居之处。北面见于母,献上脯,母拜受。

  宾字冠者。即主宾为冠者取字。祝曰:“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伊。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冠者答辞。

  冠者见兄弟、赞者、姑姊。

  冠者见国君、卿大夫及乡贤。冠者易玄冠、玄端、赤而微黑的蔽膝,带着礼物去见君、卿大夫、乡先生。

  礼宾、归宾俎。主人行一献之礼礼宾,即主人献宾,宾酢主人,主人酬宾。主人又酬宾礼品,并派执事将礼宾时所设宾俎上的牲肉,送至宾家。至此全部冠礼毕。

  其后还记载了特殊情况下的冠礼,如冠礼用蘸、庶子冠礼、孤子冠礼等。

  二、《朱子家礼》中的冠礼

  《家礼》云:

  “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必父母无期以上丧,始可行之。

  前期三日,主人告于祠堂。戒宾。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