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在流散中探寻文化身份

时间:2014-03-08 16:17 点击:
摘要:在后殖民背景下,流散主体在所处环境中不断寻求身份认同。J.M.库切因自身的流散经历而产生了多重身份的尴尬和困惑,因此在《耻》中构建出流散的卢里和露西,呈现了他们所遭遇的身份危机以及试图构建新的身份认同方式。 关键词:库切《耻》流散文化身份

摘要:在后殖民背景下,流散主体在所处环境中不断寻求身份认同。J.M.库切因自身的流散经历而产生了多重身份的尴尬和困惑,因此在《耻》中构建出流散的卢里和露西,呈现了他们所遭遇的身份危机以及试图构建新的身份认同方式。

  关键词:库切《耻》流散文化身份认同

  流散是指离开母体文化而在另一文化环境中生存,流散者漂泊在世界各地,呈现出一种失根的状态,因此而引起个体精神世界的文化冲突与抉择、文化身份认同与追寻等一系列问题的文化现象。流散者在创作过程中思考跨越民族、族裔的问题,他们的文学作品呈现出情感多样化,如渴望、错位、身份的模糊或丧失、寻求身份认同、灵魂归宿等等。他们抵制文化上被同化,同时作品中又透露出文化多样性的状态。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一位典型的流散作家,过着流散、漂泊的一生,流散的身份给库切造成了多重身份的尴尬和困惑,他的许多作品中主人公也呈现出流散的状态。

  库切出生于南非开普敦。他的父亲是荷兰裔南非人,他的母亲具有荷裔南非人和德国人的双重血统。从血统上看,库切应属于阿非利垦人,但库切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无论从语言上、文化上还是政治立场上他都与阿非利垦人是不同的。库切觉得自己在南非是个局外人,1960年他选择移民到英国。虽然他说英语,但是事实证明在英国他还是一个流散者。库切也尝试着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英国的环境。这种经历和体验让库切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英国人。这次寻根之旅证明在这里库切仍然是一名来自殖民地的白人他者。两年之后库切来到美国,经过努力获得了语言学博士学位,并在大学里教授英语和文学。1972年,由于库切没能够获得绿卡,不得不回到南非。库切在母校开普敦大学继续讲授文学。这期间不乏每年几个月到美国的一些大学教学,但回到了南非的库切依旧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也让库切深切体会到自己的流散身份。直到2002年,库切移居澳大利亚,并于2006年顺利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这些流散经历显示了库切对于自我身份问题的探寻过程,他希望在流散中建立自己的新的文化身份。

  一、卢里在南非的流散生活

  流散,其实不必是物质性身体的移位。流散是一种深刻的无奈,又或许,流散是一种与母体撕裂的伤痛,这深深地体现在库切的小说《耻》中。《耻》使库切在1999年第二次获得英语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在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南非后种族隔离时代,当时是新旧南非交替的时期。在黑人领袖曼德拉的带领下,1994年南非种族主义制度被废除,黑人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权利,但是白人势力却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黑人白人的权利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52岁的戴维·卢里是开普敦技术大学的教授,虽然不是一位很受欢迎的老师,却也过着白人至上且安逸体面的生活。为了填补生活的空虚,寻找一份刺激,起先,卢里会每个星期四去找一位叫索拉娅的黑人妓女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由于索拉娅反感卢里打探她的私生活,这段关系就此了结。之后他又对学生梅拉尼产生好感,感受到了久违的激情,俩人发生性关系。梅拉尼的男朋友知道这件事后在学校闹出风波。学校对卢里说只要公开道歉,这件事就可以就此了结,但固执的卢里拒绝道歉,因此被学校开除。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