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鸡黍之交”源流考辨及思想艺术变迁

时间:2014-03-07 15:27 点击:
摘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搜神记》与《后汉书》,到元人宫天挺的杂剧,再到明代的《欹枕集》与《全像古今小说》,鸡黍之交的故事经历了漫长的成形和变化过程,与其故事文本本身形成了极大差异。因此,对鸡黍之交的故事源流加以考辨,借以分析其思想艺术的

  摘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搜神记》与《后汉书》,到元人宫天挺的杂剧,再到明代的《欹枕集》与《全像古今小说》,“鸡黍之交”的故事经历了漫长的成形和变化过程,与其故事文本本身形成了极大差异。因此,对“鸡黍之交”的故事源流加以考辨,借以分析其思想艺术的变迁和升华尤为必要。

  关键词:死生交范张鸡黍古今小说三言

  “鸡黍之交”一词多用以形容朋友之间超越生死的极致感情。一般认为此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所编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卷十六的“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一文。《喻世明言》现存最早的版本题为《全像古今小说》,是经由冯梦龙编修的宋元明三代话本与拟话本作品集。正是因为如此,“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的成文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同时,若细究“鸡黍之交”故事的源头,则能够上溯到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而此二书尚以范巨卿能为“死友”为旨,尚无“鸡黍之交”一说。“鸡黍之交”一说见于书面明文,是由元代剧作家宫大用的杂剧“死生交范张鸡黍”开始的。到明代,《清平山堂话本》内《欹枕集》所收“死生交范张鸡黍”与《全像古今小说》的“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则在故事内容和思想上产生了巨大变化。

  以往,涉及“三言”的研究较为庞杂。早期研究多注重考证,如谭正璧先生《三言两拍资料》中对“三言二拍”的每篇文章的故事文本进行了考订和梳理,大约同时的孙楷第、郑振铎、胡士莹等诸位先生的话本研究对“三言二拍”也多有涉及。此外,陆树仑先生的《冯梦龙研究》等书则从作家研究角度进行了诸多探讨。单就“范巨卿鸡黍死生交”此一题材而论,国内涉及此文的单篇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以元剧作为主体,如梁艳的《<死生交范张鸡黍>杂剧与同名拟话本之比较》等文。国外研究以日本为主,大多集中于与翻案小说“菊花之约”的比较,如高田卫等人的研究。由此,本文希望能从故事文本本身的改变出发,以《全像古今小说》本“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为中心,尝试分析并探讨“鸡黍之交”的故事源流及其思想艺术的变迁和升华。

  一、故事文本及源流考辨

  对“三言二拍”故事文本的考证研究,以谭正璧先生为最详。在1980年出版的《三言两拍资料》中,关于“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一文的文本考证共提及了两种版本,一种是《搜神记》和《后汉书》,另一种是《曲海总目提要》中宫大用的剧作。而在谭先生110周年诞辰之际,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了《谭正璧学术著作集》,对其中的《三言两拍资料》增补了约30万字,并更名为《三言两拍源流考》。书中“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的考证部分,增加了《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范式相关原文及《焦氏类林·伤逝》中的范式部分,并将谭先生《话本与古剧》一书中“宝文堂书目所录宋元明人话本考”的相关内容补入,虽然涉及面更广,但由于只是录入相关文本而不加以分析考证,反而不如初版的《三言两拍资料》简明清晰,同时也使得“鸡黍之交”的故事文本变迁不甚明了。因此,参考《三言两拍资料》的思路,笔者欲将“鸡黍之交”的故事依照文本内容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加以梳理和分析。

  第一个阶段以《后汉书》所载故事内容最为详实。如前所述,“鸡黍之交”故事最早可以考证到东晋干宝所作的《搜神记》第十一卷,然而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辩证》考证,《晋书》干宝本传所载《搜神记》二十卷似在南宋时已不传,而今所见二十卷本的内容,虽十之八九出自干宝原书,但实为明代胡元瑞从《法苑珠林》及诸类书中掇缉而成的似真非真、似伪非伪的书籍。今见《搜神记》第十一卷中关于范巨卿与张劭一事的记载,全文可见于范晔的《后汉书·独行列传》。《后汉书》于南朝刘宋时成书,时间上稍晚于《搜神记》,然而内容上收录了《搜神记》中的部分内容,并且关于现存版本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八志的部分,《独行列传》部分基本不存在成书时间和版本的争议。因此,《后汉书》中关于范巨卿一事的记载显然更具参考价值。此外,前面提到的《焦氏类林》一书中的相关记载也同样可归入此类。《焦氏类林》一书虽然是焦竑在明代万历年间的作品,但其形式和内容组成上皆模仿《世说新语》,所录范巨卿一事也是对《后汉书》所载范式相关内容的部分抽离和总结,因此在故事文本内容演变中的参考价值微乎其微,仍归入《后汉书》一类。《后汉书·独行列传》所载范式传记共记载了三件事。其一是范式与张劭在太学为友,二人各自归乡并约定两年后范式拜访张劭家相聚共饮,范式守约而至。其二是张劭病故前谓范式为“死友”,病故后托梦于范式,范式急赴其停柩之处,与其相别后将其归葬。其三是范式再次就读太学,一同学病故后将其妻子托付范式,范式最终官至庐江太守。

  第二个阶段,元代宫大用在其杂剧《死生交范张鸡黍》中将《后汉书》中张劭为范式“设馔”的情节演绎成为了范张的“鸡黍约”场景。宫大用其人在《录鬼薄》中有载,它的杂剧《死生交范张鸡黍》现存五种本子,其中包括有破损的元代刊本和明代《元曲选》本。排除体裁风格的限制,元杂剧中所讲范式之事的故事主体与《后汉书》范式传记所录的前两件事,即是范式与张劭交往之事的内容并无过大的出入。故事文本内容上的变化主要在于加入了一定的时代印记,即增加了孔嵩与王韬这两个人物,并在杂剧的第一折中加入了不少讽刺当时官场仕人的内容,而最终又使范式得吏部尚书赏识,官拜御史中丞。孔嵩与王韬的故事线主要在第一折和第四折,讲述毫无才学但有高官撑腰的王韬偷偷霸占了有国士之才的孔嵩的万言长策进而得官,而终又被贤明的吏部尚书所废的故事。

  第三个阶段是“鸡黍之交”故事文本内容产生较大变化的阶段,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以《欹枕集》和《全像古今小说》为代表。《欹枕集》收录于现今通行的《清平山堂话本》之中,而我们现今所见的《清平山堂话本》实际是明嘉靖时人洪楩编刻的《六十家小说》的残本。据谭正璧先生考证,《六十家小说》共分六集,每集分上下二卷,每卷各五篇。每集各有题名为:《雨窗集》,《长灯集》,《随航集》,《欹枕集》,《解闲集》及《醒梦集》。其中《欹枕集》是马廉先生在国内偶得的天一阁范氏藏本,上下二卷共存七篇话本小说,有不同程度的损佚,而《欹枕集》上存有“羊角哀死战荆轲”“死生交范张鸡黍”两个残篇。“死生交范张鸡黍”篇仅存后四页,前三页亡佚。而冯梦龙编撰于天启年间的《全像古今小说》则在日本保存有两部完整明刊本,其中的卷十六即为“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一文。

  然而由于《六十家小说》与《全像古今小说》皆收有宋元明三个不同时代的话本小说[1],故关于“死生交”这一话本小说的产生年代也存在着一些争议。谭正璧先生的《话本与古剧》中依据《宝文堂书目》中有其存目而将其归入宋元旧本,而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将其列入“明清小说部甲”一类,胡士莹先生《话本小说概论》中则推断其为明人话本。由于《宝文堂书目》成于嘉靖年间,与《六十家小说》大约同一时期,且现存29篇的《六十家小说》除去《雨窗集》的五篇,其余皆可见于《宝文堂书目》,然而《宝文堂书目》中只有存目并未标注刊本年代及内容,故不足以证明“死生交”话本的产生时间。然而对比《欹枕集》残本与《全像古今小说》本“死生交”一篇的文本内容,则会发现二者在故事内容上基本一致,但却与元杂剧本《死生交范张鸡黍》相去甚远。在《欹枕集》与《全像古今小说》本“死生交”故事中,张劭救了范式性命,范式与张劭定下鸡黍之约后相别,却由于忘了相聚日期而自刎赴约,张劭则为之送葬后选择自刎以报,对最初版本的故事内容做了极大改变。同时,由于话本小说源于说话艺术,就艺术形式而言,说话艺术与杂剧同属于民间俗文学样式,因此不存在之前提到的《焦氏类林》所取范巨卿一事近于《后汉书·独行列传》的问题,又由于《欹枕集》残本的文字存在一定疏漏,语言朴实,少有修饰痕迹,较为近于话本原始形态,因此笔者认为“死生交”话本为明人话本的可能性更高,而其在故事文本内容上做出的诸多变化则有其值得深思之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