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三月里盛开的桃花正应了《春夜喜雨》创作时间,唐代诗人李白《宿巫山下》中“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中“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刘商《题黄陂夫人祠》中“东风三月黄陂水,只见桃花不见人。”说明了在唐代三月是桃花盛开的好时节。 其二,桃花艳丽的色彩和“晓看红湿处”的红是相配的。杜甫的“桃花一蔟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将桃花红色的浓淡深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栽桃烂漫红”(《春日江村》)、“点注桃花舒小红”(《江雨有怀郑典设》)、“红入桃花嫩”(《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不分桃花红胜锦”(《送路六侍御入朝》)都无一例外地渲染了桃花红色的艳丽喜人。 其三,杜甫本身对桃花的喜爱。当杜甫在浣花溪边建好草堂后,他就写诗向县令萧实索要桃树秧苗,而且要了一百根:“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在草堂遍栽桃树不说,杜甫对桃树还有很深的认识,他在《题桃树》写道“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在他看来,桃树结果不仅可以供人食用,而且桃树开花还可以供人欣赏,他还因看到桃树念及广大贫苦群众,发出了“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的感慨,后人评价“此诗于小中见大,直具民胞物与之怀,可作张子《西铭》读,然却无理学气”(《杜诗镜铨》)。由此可见,杜甫对桃花不是简单的喜爱,更是在喜爱中寄托了对天下苍生广博的仁爱精神。 我们再回到《春夜喜雨》这首诗本身来看:当关心天下疾苦的诗人看到一场好雨来临,心中的喜悦无法自抑,他仿佛看到了农人的欣喜、愉快的耕作、粮食的丰收、动乱的平息、盛世的重现,他不禁想到明天清早,那寄托了他广博仁爱精神的桃花,经过一夜雨水的润泽,花瓣明艳而亮丽,湿润而有生机,处处欣欣向荣,好一派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这样的春天谁不喜爱呢?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从这喜悦中我们也看到了诗人泽被万物的襟怀,像桃花一样绚烂动人的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