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略论盛唐诗作中包蕴的人文情怀(2)

时间:2014-03-07 15:25 点击:
山水田园诗是诗人用细腻敏感的审美嗅觉、开阔豁达的胸怀,通过描绘巍峨崇山、峻岭险谷、湍流大川、世外桃源的秀美风景,表现生活的安谧、闲适。从侧面折射出盛唐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百姓乐观开朗,政治、经济、社会

  山水田园诗是诗人用细腻敏感的审美嗅觉、开阔豁达的胸怀,通过描绘巍峨崇山、峻岭险谷、湍流大川、世外桃源的秀美风景,表现生活的安谧、闲适。从侧面折射出盛唐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百姓乐观开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总体趋向稳定。

  “山水田园族”在诗作中普遍追求物我相协,恬淡人生。提起“山水田园族”,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两位杰出代表——王维,孟浩然。史上又称为“王孟诗派”。王摩诘描绘傍晚空山深林宁静与清幽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歌咏半隐半仕生活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执著平和、纯美境界的“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无不说明“山水田园族”诗人崇尚诗情淡雅,物我合一,恬淡生活旨趣。王维在追求兴象玲珑的同时,那首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气息,那种情怀超越时光,超越自我,兼济天下,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激荡在羁旅漂泊于异域他乡游子心中,逢年过节总会与大诗人产生思想与情感上的共鸣。孟襄阳《在过故人庄》一诗中展现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更达到了言之有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臻境。另一首《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更弥漫了一种朦胧、明净、深远,传递了一丝淡淡乡愁与一缕莫名感伤。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2]

  总之,孟襄阳与王摩诘一样,在追求恬淡人生、物我相协的同时,也具有一种人文情怀,正是那种与黎庶苍生同呼吸、共命运、关心生民疾苦与存在、生存、发展、价值等等的人文情怀,才使得孟浩然把惬意的农家生活、秀色可餐的田园山水写的有滋有味。

  此外,青莲居士李白在呐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依然能够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地亮出自己的人生宣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就这样一个傲岸不羁、卓尔不群、狂飙突进且“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身上,依旧怀有一种人文情怀:“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武松山下荀云媪家》)那是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由衷的赞赏,对农媪老妪的感戴与尊重。

  由此可见,盛唐诗作中包蕴着浓郁的人文情怀,那种人文情怀具有深刻内涵,并且影响深远。无论是“边塞大漠派”作家们追求的建功立业、心系苍生,还是“山水田园族”文士们倡导的物我相协、恬淡人生,无不集中传递了这样一种人文情怀,彰显了诗歌创作者们震撼人心的永恒的人格魅力。

  注释:

  [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2-53页。

  [2]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思履.唐诗宋词(上下)[Z].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5]孙学堂.盛唐诗歌精神论[J].文艺研究,2004,(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