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经史百家杂钞》:毛泽东推崇的国学入门书(2)

时间:2014-03-07 15:08 点击:
正是由于《经史百家杂钞》在选文的广泛性、深刻性、实用性等方面胜于《古文观止》和《古文辞类纂》,使得此书一出便得到社会的认同,成为了当时古文选本的畅销书。 《经史百家杂钞》的主要内容 《经史百家杂钞》共

  正是由于《经史百家杂钞》在选文的广泛性、深刻性、实用性等方面胜于《古文观止》和《古文辞类纂》,使得此书一出便得到社会的认同,成为了当时古文选本的畅销书。

  《经史百家杂钞》的主要内容

  《经史百家杂钞》共二十六卷,分“著述门”“告语门”“记载门”三门,门下分类,计有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

  曾国藩编选《经史百家杂钞》的工作始于咸丰十年(1860)二月,到闰三月间完成。时间看似很短,其实前期准备工作长达近十年,这其中固然有军务政务繁忙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与他在谨慎和深思熟虑之下,认为选文不能轻易为之的心理有关。该书收罗文章十分广泛且不拘一格,经、史、子、集无所不包,体现了编者的治学之道及“经世致用”的思想。

  毛泽东对《经史百家杂钞》十分推崇,这反映在他写给萧子升(毛泽东在湖南省立一师读书时的校友)的一封信里。信中,毛泽东说,要通国学,必须先从研习国学常识入手,而要研习国学常识,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好入门书。入门书的标准应该是:在体式上,必须是包孕、萃集许多古籍的综合性书籍(“孕群籍”);在内容上,必须包括万事万物、方方面面(“抱万有”)。毛泽东还做了个比喻,说这样的书,犹如支配树枝的树干、统帅士卒的将领,是有着提纲挈领的功能的。这番论述后,毛泽东便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国学入门书——《经史百家杂钞》。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如此推崇这部书呢?

  首先,他对这部书的编选功力非常赞赏。信中说“是书上自隆古,下迄清代,尽抡四部精要”。“抡”者,选择也,就是说这部书已经把从上古到清代经、史、子、集四部中的精华都囊括了。

  另外,毛泽东还说:“国学者,统道与文也。姚氏《类纂》畸于文,曾书则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可见,毛泽东认为《经史百家杂钞》可贵,是因为此书一改《古文辞类纂》只重“文”之弊,而做到了“道”与“文”并重,所谓“道”其实就是治国理政之术。毛泽东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评论这两部书,理当赞许《经史百家杂钞》。

  曾国藩为什么要编这样一部书?

  《经史百家杂钞》问世前,社会上流行的古文选本已经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等。那么,身为朝廷重臣的曾国藩为什么还要亲自选编这样一部书呢?这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曾氏个人理想上寻找原因了。

  清朝晚期政局衰落,经济实力落后于西方国家,相伴而来的便是文坛崇尚“华而不实”之风,许多文人学士都停留在吟诗作赋的虚无幻想中,或是为了仕途追求空谈之学。文坛的空疏风气加剧了晚清政治、经济的衰落,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作为政治家兼文人的曾国藩,洞察到学术风气转变的重要性,提倡“经世致用”的理念。达到这个目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激发文人志士经世报国之心。然而,当时社会中流行的古文选本多重文辞而少有“经世济民”思想,因此,曾国藩决定亲自编纂一部“文”“道”并重的古文选本,这就是《经史百家杂钞》。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