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乌江》是李清照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之一。研究者多从内容方面予以探讨,而对其形式方面,尤其是平仄很少评判。本文试对其平仄进行分析,以期引起重视。因为此诗是五言绝句,故文中谈到近体诗的平仄,只涉及五言诗。 一、《乌江》的平仄 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要素,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本质特点。因此前人有"学诗先要知平仄"的说法。平,就是指中古的"平声",包括普通话里的阴平和阳平,从入声分化来的读平声的字在分析近体诗的时候仍按"仄声"对待。仄,就是指中古的"上、去、入"三个声调。"平"、"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读起来就会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美感,显得富有音乐特色,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 众所周知,近体诗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每一音步的第二字是节奏点所在,不能随意变更;偶句末一字要押韵,而且限用平声韵(用仄声者则为例外);原则上禁忌出现"三平调"(一句之中的最后三个音节如果都是平声)和"三仄调"(一句之中的最后三个音节如果都是仄声)。近体诗的平仄律概括有三:即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各联之间,平仄相粘。所谓"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就是平声音步和仄声音步间隔出现;所谓"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就是近体诗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对立,如果违反了就叫做"失对";所谓"各联之间,平仄相粘",就是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与上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如果违反了,就叫做"失粘"。如果我们以仄声开始,那么近体诗的基本句式就是以下四种: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一首律诗的平仄其实就是这四种基本句式的变换构成的。分析一首律诗的平仄,先要确定它的首句开始和结束的音步是"平声"还是"仄声",然后再依据上面所说的"对"、"粘"规律去写出整首诗的平仄谱。以《乌江》为例,首句"生当作人杰"第一个音步"生当"的声调都是平声,而且节奏点"当"属"平声",那么该句开始的音步的"平平",结束的音步是由"杰"(入声字)单独构成的,属仄声。这样首句按照"平仄相间"的规律,就是用了"(丙)平平平仄仄"这种句式。接下来按照"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的规律,第二句第一个音步"死亦"都是"仄声",尤其是节奏点"亦"是去声,属"仄",因此该句就是"仄仄"开头,同时按照近体诗的押韵特点,第二句末一字要押韵,必须是"平声",那么此句就是用了"(丁)仄仄仄平平"这一基本句式。 二、《乌江》的拗救
平仄格律是人为的、机械的,而诗歌创作却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要使诗歌的语言一一适应人为的格律,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使诗的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统一起来,只能对平仄格律加以调整改进。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只要节奏点上的平仄能够达到"相间"、"相对"、"相粘",就可以收到平仄错综协调的效果,所以便要求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分明,即不可以随意变动。至于一、三、五位置上的字,由于是非节奏点所在,并不影响大局,因此可以从宽处理。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尽管这样,诗人为满足写作实际的需要,仍然会出现不符合平仄规定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拗"。"拗"便破坏了平仄的协调性,于是人们又设法调整其平仄关系,以便保持其协调性,便又有了所谓的"救"。拗救的基本原则是以平救仄,以仄救平,从而实现平仄协调的目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