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清介等导演又是嗅觉十分敏感的电影人。因此,台湾70-90年代之间的校园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均体现出了自己诞生的气候和土壤。以《鲁冰花》为例,影片中的台湾当时正逐步脱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劳民伤财"的选举制度开始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然而国民党一党专政的阴影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上。学生中古阿明与林志鸿要为谁去参加全县的美术比赛而进行竞争,单纯从绘画技艺来说,极具绘画天赋的古阿明更占上风,而林志鸿却满脑子条条框框。然而古阿明出身贫寒,林志鸿却是乡长的儿子,美术老师郭云天和包括校长在内的其他老师展开了争执。 一位老师就提议既然现在是民主时代了,那么不如投票决定。投票的结果自然是林志鸿胜出。这实际上是对古阿明极不公平的。校长口中的所谓"民主一下",实际上正是教师们对官僚表示谄媚的一个借口。又如林志鸿的父亲需要到处进行宣传和拉票,林志鸿学校的老师因为校长拍乡长的马屁而纷纷帮助乡长拉票,郭老师也要帮助乡长画宣传画等。本应该纯洁的校园也因沾染政治气息而发生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之事。 内地的校园电影亦不例外。在金琢执导的,根据韩寒小说《三重门》改编的电影《青春演绎》中,林宇翔除了语文成绩比较出色、有"才子"之称外,其他科目的成绩并不出色。林宇翔一直迷恋着恬静漂亮的女孩苏珊,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时代,尽管林宇翔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无数习题集和补习班的洪流中,他依然怀疑自己并不能实现苏珊那个四年后去清华园找她的约定。而实际上在交往中,苏珊也默默地喜欢上了林宇翔,为了能够与林宇翔在同一个高中,苏珊故意在中考的数学考试中放弃了几道大题。而原本凭借分数能够和苏珊一起上县重点高中的林宇翔,却在妈妈的上下疏通下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进入了市重点高中三中,而实际上林宇翔并没有接受过真正的体育训练,他不仅要与真正的体育生一起训练和生活,还因为母亲的望子成龙错过了心爱的苏珊。电影并没有大喜大悲的情节,然而主人公林宇翔的少年情怀中却暴露出了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公、走后门等社会问题。 三、对救赎之路的执著寻觅 尽管从彰显成长困惑与呈现社会问题两个方面而言,国产校园电影不免略显沉重,但就整体情调而言,国产校园电影基本上还是采取了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大团圆结局。尽管青春生活中不乏叛逆、暴力甚至犯罪等阴郁的主题,但是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国产校园电影还是要偏重表现青少年在成长当中的青春气息,体现主人公个性上阳光、积极的一面。S主人公的魅力往往并不只体现在困惑的一面,还体现在困惑之后仍然能为自己寻找到救赎之路。 以九把刀执导的《那些年,我们_起追的女孩》(2011)为例。在电影中,主人公柯景腾与心仪的女孩沈佳宜出生于台南彰化,潮湿而闷热的当地天气见证了他躁动不安的青春。对于柯景腾等人来说,落后的彰化比起发达的台北显然遥不可及。然而因为沈佳宜不仅十分漂亮,且学习很努力,很有可能考到台北的大学念书,柯景腾萌生了"一定要在她上大学之前追到她"的念头。对于高不可攀的沈佳宜,15岁的柯景腾一方面嘲笑她"假仙""机车"一方面却又不放过和沈佳宜在一起的任何机会,并且因为想保护沈佳宜而立志"成为厉害的人"。从家庭条件来说柯景腾并没有任何优势,他的母亲给他递上一包纸的时候还要叮嘱他"省点用",在学习上他更是落后沈佳宜一大截,两人几乎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为了能够实现自己追求沈佳宜的理想,柯景腾将自己的漫画书收起来,开始好好读书,与沈佳宜坐着前后桌,放学时还在黑板上比赛做题,没有晚自习的夜晚两人也留在教室看书。这一切就因为沈佳宜曾经说过"我不是看不起差生,我是看不起那些什么都不会却还看不起努力念书的人"。尽管到最后,柯景腾也没能够和沈佳宜考上同一所大学,并且在若干年后,沈佳宜还是嫁作他人妇,但是对于柯景腾本人而言,他早已不是那个在彰化炽热的阳光下懵懂的少年。沈佳宜成为柯景腾有关青春的全部回忆,柯景腾凭借这份爱情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尽管称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他已经成功地在社会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沈佳宜的婚礼上坦然地待人接物。清纯漂亮且读书用功的沈佳宜的出现,对于柯景腾来说是打开了一条新的向上之路,在青涩爱情的激励下,柯景腾才能够从那个跟别人打架的叛逆男生,变为一个知道要努力学习来改变命运的人,从而真正走向成熟和稳重。从成长的角度而言,该剧的结局依然是喜剧的,柯景腾曾经的奋斗并没有指向徒劳无功。 国产校园电影目前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对于它的讨论,单纯研究拍摄技术和营销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受整个电影创作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更广泛观众群观赏、思维习惯的考虑,电影的价值诉求方面难免带有一定的道德说教或沉重的社会反思意味,使得电影蒙上了一层成人气息。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电影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类型体系,但是这并不会抹杀校园电影的艺术价值。国产校园电影的导演们真诚地凸显着青少年们的成长困惑,揭示他们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并积极地为他们寻找救赎之路,体现出单纯迎合青少年消费口味,强调电影的娱乐价值的美国等西方校园电影所欠缺的社会责任感。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无疑具有独特的心理问题以及人际交往圈,但这并不是真空于成人世界的,相反,青少年们的困惑与迷茫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远离成人的权力中心,因为在智识与体能上的弱势而常常受到社会主流的忽视。国产校园电影正是将青少年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相结合,对现实进行了深切的观照,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灵魂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电影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