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美国电影《教父》对社会的“选焦”(2)

时间:2016-01-08 09:58 点击:
教父在迈克即将接手家族生意的谈话是电影的重头戏,一方面这次谈话决定了事情的发展,一方面这是美国梦的交接与传承。这场戏在电影中非常简单,就是父子二人在家中促膝长谈,虽然选焦在开始运用得并不明显,但是已

  教父在迈克即将接手家族生意的谈话是电影的重头戏,一方面这次谈话决定了事情的发展,一方面这是美国梦的交接与传承。这场戏在电影中非常简单,就是父子二人在家中促膝长谈,虽然选焦在开始运用得并不明显,但是已经塑造出了不确定的氛围。随着观众继续观看影片,观众了解到那份虚无缥渺的根源是教父心中的不安。教父告知迈克巴齐尼会利用家族叛徒来对付迈克。教父的谈话内容好像没有重点一样,琐碎而又繁杂。当然,父亲的心事没有逃过迈克的眼睛,在麦克的追问下,父亲道出原本不希望迈克卷进家族的纷争中,只希望他能享受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等待属于自己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近景中父子二人在同一平面,迈克安慰着父亲,可是两个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之前的平静。虽然两人都希望美国梦可以实现,父亲对于儿子迈克卷入纷争而愧疚不已,可是不可避免的麦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四、镜头所折射的社会现实主义元素
  (一)个体与群体
  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永远是相互对立却又无法分禽的,个体如何面对群体这永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被称为个体,却无法完全的独立存在,其根本是人的群体性和社会性在作祟。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人无法脱禽群体生存,需要团队的协作和团体内部的彼此互助,才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团体内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生存下去,团体的规则和秩序就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规则会对个体产生制约的功能,虽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那些触犯了团体规则的人通常都会遭到团体的排斥甚至被踢出团体。可是,作为个体又要不断主动地融入到团体中,一旦进入到一个团体中,那就必须要按照"游戏规则"走,接受了规则就意味着放弃了自我。若想在团体中立足就需要放弃自己,这也是迈克在黑帮家族中接受规则放弃自我被迫的成为了第二代教父。
  在影片中,迈克本来是一位胸怀大志的青年,他不想踏入家族的纷争,更不想与家族事业有一丝一毫的牵扯,迈克此时还是无忧无虑的,可是转折点就在于父亲遭到暗杀住院、自己痛失爱妻,社会黑暗堕落、家族事业岌岌可危等等事情聚在一起,迫使迈克不得不回归家族接受当时的"游戏规则"并不断放弃自我。对迈克来说,他的命运是无奈且悲情的,可是他所处的环境一次又一次告诉他,只有放弃自我,融入社会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其实悲剧的并不止迈克一个,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坚持自我"和"融入社会"的博弈中被迫选择后者,因为他们永远无法真正的脱禽社会的规则和体制,如果脱禽就无法存活。
  (二)权力与罪恶
  人类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所以人类就想获得更好的生活,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掌握资源、利用资源、建立关系、扩大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孕育出了权力。《教父》是一部黑帮题材电影,但是内容却不限于黑帮。因为在电影中还通过迈克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罪恶与制度的罪恶。电影中不光阐述了权力与罪恶的关系,也展现了表里如一的黑帮社会和表里不一的主流社会。无论是在哪种社会中,权力与罪恶都是密不可分的。在黑帮社会中每个家族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保卫自己的利益必须通过欺诈、暴力等手段来铲除舁己。在《教父》中,教父拒绝为其他家族的贩毒活动提供庇佑从而激化矛盾导致了一系列事情的发生。但是在主流社会中权力与罪恶只是披着文明的外衣。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在主流社会中肩负着维护正义的角色如警察、国会议员等等,可是他们暗中勾结黑帮社会的各种权力,来维护自己在主流社会的权力和地位。
  (三)合法与非法
  上文提到,人具有群体性,当个人聚集成群体之后就会衍生出规则。如果这个群体是一个公司,那么它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如果这个群体组成了社会或国家,那么它就是国家的体系和法律。法律规定国家群体人员的权利和义务,限制成员的行动,将成员的行为划分成合法与不合法两个类别。10]虽然法律对于人的行为有了明确的界定,可是黑白分明的状态却并不完全适合现实社会,因此就出现了一些人徘徊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电影中的主流社会中警察、国会议员、律师等等角色被认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满足有正当职业和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这两个标准。虽然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合法的,但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与黑帮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利益联系,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比如保护自己的所属黑帮势力,进行不法活动获得不法收入,挪用公权假公济私。6789在黑帮社会中不通的黑帮势力通过主流社会的官员庇佑,大肆进行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强取豪夺等活动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扩充自己的资源,利用主流社会对自己的掩护来进行家族的洗白活动。比如迈克在面对国会指控时,不惜买通证人伪造证据让自己被判无罪。影片里所提到的合法与非法只是表现上的对立,私下的联系;合法的行为掩盖着非法的罪行,非法的罪行又获得合法的庇佑。
  结语
  本文首先在电影《教父》的介绍中简述了影片所获得的荣誉和故事的梗概;其次在选焦的含义中介绍选焦是一种镜头语言,也是常见的拍摄手段,随后分析了《教父》中选焦的内涵主要是承担了将影片更具风格化、表达影片内部含义的功能;再有从电影中找出了四个不同的选焦的镜头分别为:时代变了、你在美国找到了天堂、那是真的吗、我从没向谁道过歉,表述了不同情节下的故事的内容和内涵;最后在镜头所折射的社会现实主义元素中分别对准了:个体与群体、权力与罪恶、合法与非法的内在联系,其中我们发现这些元素无法相互独立的存在这个世界上,它们始终是相辅相成的。
  在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将《教父》列为"美国历史最优秀的100部影片",从此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多么伟大的具有现实批判主义的电影。这部电影通过故事发展,也对美国社会和美国价值进行了反映和批判。首先本文对于选焦这一个基本的拍摄手法进行了阐述,并且在这部电影中选焦承担了那些功能。在电影中选焦不光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变化,更是将人物之间的矛盾、对话间的"刀光剑影"、人物的心理变化充分是表现出来。在《教父》中选焦的运用其实代表着影片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与质疑,对于堕落的美国梦的无奈与失落。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凡是清晰的对焦画面通常表现了在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博弈中取得"和解"的缓兵之计,"和解"后的血腥风雨说明了,这里完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解。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模糊的镜头大多包含着疑惑、不安以及矛盾引起斗争的一触即发。让观众在混沌的镜像中去辨认美国。虽然这与观众记忆中的美国相差甚远,但是这就是"真实"的美国。总之,在电影《教父》中无论是故事的本身还是选焦的应用,都是众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