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当下青春题材电影的叙事策略与审美表达(2)

时间:2015-10-20 13:45 点击:
线性叙事电影是传统的叙事方法之一,同其他许多传统的叙事形式一样,影片中有一种描述一系列事件、行为和情景的势头:它们最终会具有一种内在的在解释上的一致性。(5)这类电影遵从严格的封闭叙事规范,在严格的时
  线性叙事电影是传统的叙事方法之一,“同其他许多传统的叙事形式一样,影片中有一种描述一系列事件、行为和情景的势头:它们最终会具有一种内在的在解释上的一致性”。(5)这类电影遵从严格的封闭叙事规范,在严格的时间范围内共同完成叙事的最终目的,其与外界有着严格的封闭性与不可沟通性。类型电影的公式化情节是线性叙事的范式,电影中的人物都被贴了标签。因此,传统线性叙事遵从的是影片叙事的可靠性不依附于影片虚构的角色,其第二叙述者是被严格限定的,而隐性复调叙事的运用则不遵从“博弈论”。(6)以《闺蜜》为例,其叙事与其说是严丝合缝的三个女人一台戏,不如说是三个女人在唱独角戏。希汶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认识了乔立,小美陷入了与九天的爱情漩涡之中,Kimmy则游走于人际交往之中。三个女人的际遇使影片带有板块叙事的特征,不同叙事段落的衔接依靠情绪的随意性,而理性处于遁形的状态。与此同时,女性与男性的象征意蕴处于错位的状态,例如,女汉子气质与相对中性的男性象征着新的权力秩序。导演黄真真不时以真实身份出现在片中,不但打破了封闭的线性叙事结构规则,同时使影片因增强了随意性和片段性而降低了传统的戏剧性效果,这也使这部影片获得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而向板块叙事电影靠拢,但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那样,其叙事策略并不等同于板块叙事。综合考量即可得出,当下青春电影的叙事策略介于复调叙事和线性叙事之间,总体呈现出了隐性复调叙事的特质。如果板块叙事模式艺术的表达更多是借具体事物投射内心复杂的情感意志,而线性叙事更多的是事件必然发展走向的具体象征,那么,当下青春电影的叙事策略暗示的象征性处于一种晦暗不明的状态,其结局是明了的也可能是晦涩的。总之,是一种不确定的情境,因此,《闺蜜》《后会无期》等为代表的青春电影均为开放式结局,也象征着青春电影中人物角色混乱的状态以及前途未可知的迷茫心境。
  当下青春电影呈现出的故事因为叙事策略的改变而减弱了戏剧性,松散的叙事结构、场景的复杂多变均为其增添了现实性,使其在表达的过程中兼顾戏剧性和真实性的美。当然,当下青春电影在叙事策略方面运用了一般的复调手法,例如在《同桌的你》中,林一和周小栀牵手的画面被多次表现,象征着二人之间难分难舍的情怀;《闺蜜》中导演不时介入的嵌套模式既有插叙的效果又使原有的叙事链条终止;《小时代3》中周崇光的退场与陆烧的复出暗示了即将出现的骗局和情感危机。种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当下青春电影出现了自身叙事的新特征和象征的新状态。
  表1.沉默的话语者与空白点
  从表1可以看到当下青春电影中作为叙述者或话语者的人物往往会变成沉默者或者毫无预兆的消失。这种人物缺席的处理模式等同于美学中的留白,能够为接受者提供自我思考的余地,接受者不得不对发生的情况推测或想象,这就为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做了铺垫。《小时代3》中周崇光的突然死亡以及只会讲英语的陆烧的突然出现不只是截断了他和林潇的过去,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起到了点睛作用。这也使得电影中的叙事由线性发展走向了断裂的缺口,接受者会下意识地追问究竟是周崇光拒绝了林潇还是陆烧利用了林潇,这导致了与视听符号的能指相对应的所指的意义呈现出模棱两可的状态。这种暧昧的处理方式使得亚叙述者的话语或者沉默激起了接受者强烈的联想,陆烧的出现与周崇光的死亡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是,叙事开始回溯,需要重新对事件的进程编排。这一方面使叙事结构碎片化,另一方面歪曲了与过去的连续性感觉。线性发展的时间观念与历史观念被解剖的同时增强了质询的口吻: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诸如《小时代3》沉默的话语者的模式表达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系数提升、逻辑系数降低的策略。叙事情节的碎片化把握的仅仅是人物内心深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正如林潇不断地回忆那样,零碎的感情和凌乱的记忆形成了串联和并联,内心最柔弱的部分被爱与死亡折磨得处于一种无言以对的窒息状态,孤独无助与迷茫的心境却被赤裸裸地展现在接受者面前。由此,艺术情境从沉默无言升华到了最强烈控诉的感情状态,恰好呼应了青春成长阶段无处掩藏的炽烈情感。电影艺术是形象的思维,因此,为了突出其表达的主题内涵,往往表现为能指的过剩,正如《小时代3》中那些华丽的装束、高档的餐厅、纸醉金迷的娱乐之都和不接地气的话语,无一不表达了消费主义时代的欲望膨胀,但这些能指也为叙事带来了更多的歧义,例如它可能象征着艺术的高贵、优雅等等。作为能指符号之一的沉默者恰恰因为其沉默产生了多义性并增强了接受者满腹狐疑的好奇心。
  中国文艺美学非常强调“空白”的结构,要求文艺作品要空灵,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空白点的诗性表达,通过空白点带来文本朦胧的张力。与此同时,英加登曾指出艺术本身应该包含着空白点或者不定点,它产生了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在纯粹的意象中,空白点是不可能完全消除掉的。因此,艺术中的叙事不应该仅仅严格遵从现实,还应该具备阶段性跨越的性质,而空白点恰像是一个跨越的支点,使阶段性叙事跨越得以完成。因此,《后会无期》中胡生的消失既是对电影叙事的阶段性跨越,也象征着与幼童阶段的分离。青春电影是成长的隐喻,“三兄弟之一的胡生竟然丢得无影无踪。细想一下不难发现,这其实正是导演的神来之笔,暗喻成长伊始,不管情不情愿,第一步总是要告别纯真”。(7)而小狗的出现则是一次精神升华,其最明显的象征意味是浩汉和江河永不抛弃的朋友情谊。它暂时弥补了二人以及接受者的感情空虚,叙事仍要继续,因此观众投注的情感暂时离开了胡生而将这个疑问暂时放到最后。
  电影中人物的缺席或者角色的沉默营造出来的空白点是与言外之意,象外之“圜中”衍生出来的虚空相呼应的。前人曾经提出过“空中结构”,其主旨就是对于诗的空灵境界的追求,可以说当下青春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文学“虚空”之美。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角色充当了沉默的话语者才为叙事的转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只有斩断情感的一部分,与人生的幼稚阶段相别离才能完成真正的成长。青春电影是成长的隐喻,无论是《小时代3》中的周崇光还是《后会无期》中的胡生都不过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阶段,只有超越了它才能重新塑造自我。由此,周崇光变成了陆烧,浩汉和江河与胡生完成了告别。
  “幻想”——一次颠覆的叙事机制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