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是对人力资本补偿机制建立的分歧。本文基于凡勃仑、韦伯的制度经济学理论阐述了科研人员行动的一般逻辑,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定程度上属于“有闲阶级”彰显财富与教养的活动的观点。通过效用函数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人文社科类课题是否应列支人员费进行分析,得出越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因为社会地位学术水平和课题研究获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的结论。最后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科研人员薪酬水平的文献总结,指出经济因素固然重要,但“学术精神”等同样不可或缺,共同培育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提高科研人员的基本工资是更好的人力资本补偿方式。 【关键字】人文社科;人力成本;制度经济学;效用函数;分析 一、人文社科类课题研究的特点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是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如认识组织和治理社会的方式、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演化、人类行为及社会行为。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流动、就业、经济增长、生活质量、民族政策、国家及社会治理、公民行为、文化多样性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方法,人文学科包括探讨人类及人类文化的学科,核心包括文、史、哲、语言等学科。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行为科学在欧美文献中与社会科学同义)包括经济学各学科、政治学、人口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和地区文化研究。本文并不刻意划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在18世纪之后才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与包括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开始了各自独立的发展,产生了“两种文化”之说,一类是以复杂性研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另一种是以“文化研究”为基础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则是处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一个超学科或者新的门类知识。国际知名的学术机构“国际学术联盟”20世纪90年代中期组织了一系列为继承和弘扬人类文化传统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六个领域:欧洲语言与文学、希腊—罗马世界、东方学、文明史、思想史、艺术史。这些项目汇聚了一批学养深厚、年逾古稀的学者,他们义无反顾的完成了很多“叫好不叫座”的研究,为保存和弘扬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也正是人文研究的特点:叫好不叫座。人文科学项目本身不能像科学技术那样直接创造价值。与政府、企业、社会对待自然科学的一贯鼎力支持态度相比,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支持力度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着眼于解决社会发现中的现实问题是其产生发展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能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对解决现实问题起直接作用,因此政府、企业、社会对人文科学的研究项目支出力度远远不如自然科学,尤其是在研究的市场化程度上。 二、凡勃仑和韦伯对科研人员行动逻辑的认识 在人文社科类课题经费中允许列支课题组成员人员费是否能激励研究人员取得杰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行动逻辑又是怎样的?事实上,人文社科的研究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从经验判断来看,一直都有从事人文社科类课题的高校教师比较“清贫”的观点。对于以人文社科类研究为职业的人而言,应怎样提高其研究水准?池田贞夫在《韦伯论科研工作》一文中,探讨了科研成为一种职业的依据,指出与一般的产品不同,科学并没有确定无疑的价值,科研活动的一切行为都需要依靠人的良知和人格及对研究活动的热情和决心。“科研工作是以其成果有认识价值为前提的。但是,是否有认识价值却无法通过学术手段来加以验证。”科学技术、产业资本、劳动态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要素。 凡勃仑在《有闲阶级论》中,根据财产所有权关系或者金钱关系制度及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活物质生活的工具供给将资本主义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的存在:资本家、工人和科学技术人员。在私有制出现之前,人类社会并没有阶级的区别,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阶级和非生产阶级的划分日益明显,由此产生了有闲阶级(以占有并显示金钱为业务)。 虽然科学技术人员与资本家都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但基于财产所有权及由此产生的思想、习惯差异,科学技术人员并不属于有闲阶级,处于与资本家不同的阶层。凡勃仑所指的科学技术人员,主要是创新产业技术的人员,即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创新,而他所指的学术研究,则是哲学、神学等与文化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与此同时,凡勃仑也是矛盾的,他认为学术研究与有闲阶级之间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学术主要由有闲阶级推动,高等教育受有闲阶级的影响最大。“学识,在开头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士代理有闲阶级的副产品;而且至少到最近为止,高级学识仍然在某种意义上是教士阶级的副产品或副业。”(凡勃仑,1964年,第263页)。即认为高级学识是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以财产为荣耀的观念对于有闲阶级而言是幼稚含糊的,因为摒弃劳动是拥有财富的证明,是拥有社会地位的标志。财富具有价值这一观念对于有闲阶级而言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通过没有实际作用的脑力劳动,学习礼仪,讲求修养以显示优越正是有闲阶级的特点。对于有闲阶级以下的阶层,劳动并不是有失身份的,劳动是其固有的公认的生活方式,因劳动表现获得好评会对其产生激励作用。即根据凡勃仑的观点,学术研究本身就是有闲阶级的炫耀财富的手段,获得报酬并不是从事学术的动机,因而不能通过提高报酬来激励其研究。 当今的时代与凡勃仑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通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学识不再是有闲阶级的特殊荣耀。然而,从学术研究,尤其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来看,其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要能够潜心研究,除了研究人员本身的天赋与热爱,也需要社会创造优渥的研究环境,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的研究仍然不能成为谋生的手段。 除了物质的驱动,是否还有其他激励科研人员的非物质因素?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资本家的活动不能简单的归因于“金钱欲”的驱使,还受到资本主义精神中“职业责任”的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家的最高行动准则,但考虑到伦理习俗的因素,可以因伦理习俗而奢侈消费,也可以因伦理习俗而勤俭。那么“学术精神”对于人文社科类课题而言,是比物质激励更有效的激励。 三、人文社科类课题是否列支人员费的具体分析 (一)效用函数 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u=u(w,l),其中w表示工作带来的收入,l代表闲暇。研究表明,科研人员更重视更追求社会承认,影响其效用的因素除收入和闲暇外,主要因素还包括了论文或专著、乐趣、荣誉。用效用函数来研究科研人员理性动态的科研行为涉及到整个体制的报酬设计机制。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效用函数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和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之上,通过选择动机、选择偏好、认知过程、效用期望调整这样的逻辑来实现理性人的效用最大化,“动机、偏好、效用”合而为一。在影响科研人员效用的众多因素中,本文提炼出两个最重要的因素: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工资性收入。 u=u(w,s)w:社会地位和学术水平w=w(π,δ,θ)π代表科研人员所在组织的情况;δ代表社会同行对其的评价;θ代表研究课题。 同行对其的评价越高,课题研究项目越多,科研人员的效用越高;二阶导数大于零即代表效用的边际效用递减,随着科研人员效用的提高,边际效用呈现递减。即越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因为社会地位学术水平和课题研究获得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s:收入s=s(Ω)=L×Ω+F,Ω代表职称,F代表固定性收入,L代表分配系数。 (二)理论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