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日战争期间,国际友人来到与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得到了世界各国爱好和平,支持正义的国际友人的支持和帮助,他们向世界宣传抗战,把支援抗日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并积极参加抗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许多国家组成了国际医疗队,表现出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他们本着热爱和热爱人民、同情和支持革命这一共同的信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国际友人;抗日战争;作用;贡献 国际友人作为一个颇为广泛的群体,在抗战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抗日战争中,他们始终追求真理,坚持正义,以独立、平等、民主、无私和宽容的眼光,超越民族、信仰、国界和意识形态,客观公正地观察,见证革命,向世界各国报道在发生的与抗战有关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他们把正义、和平、真理以及爱心传播到了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抗战时期先后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苏联、加拿大、波兰、印度、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100余位国际友人到延安或的其它地方进行访问和工作。他们各行各业,有记者、作家、专家学者、医生、军事顾问、技术人员等。虽然他们职业不同,但都把支持抗战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 一、宣传抗战,使世界重新认识 抗日战争中,先后宣传革命的新闻记者和作家有50人以上。他们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了红军及其领导人。这其中,著名的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艾格尼斯·史沫特莱、海伦·斯诺、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冈瑟·斯坦因,德国外交家约翰·拉贝等。他们的主要贡献有: (一)介绍红军及其领导人,使世界开始认真看待共产党 1935年10月,共产党率领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虽然站稳了脚跟,但处境仍很困难,迫切需要舆论和道义的支持。面对中共和工农红军,国民党严密封锁一切消息。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以一个记者特有的敏锐眼光看到陕北地区既是一个新闻富矿,又是一个新闻大矿。在那里挖掘出来的矿石,一定会提炼出震动世界的新闻精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我能去的话,就得获得世界独家新闻,而且这是一个让全世界等待了九年的头号新闻。”[1]斯诺通过他四个月的采访考察,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红星照耀》。在书中,斯诺第一次介绍了红军及其领导人,在写共产党人时,他写道:“他们都是些正直、无私的人……随时准备为他们的理想而献身,他们把这一理想看得比个人的生命都重要。”[2]他说:“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3] 斯诺的报道,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另一个,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批国际友人走上了援华之路。美国作家塔奇曼指出:“它开天辟地,首次向世界报告了工农红军英勇的长征,刻画了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描述了他们的信念,目标和生活,极大地鼓舞了三十年代那些惧怕抵抗法西斯的人们。”[4]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白修德评论说,《红星照耀》是经典性报告文学的一个样板,斯诺对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世界开始了解,认识。从此,在对待来自西方国家的人士方面,共产党采取了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态度。 (二)通过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揭露,要求世界各国重新认识并支援抗战 抗战爆发后,国际友人把支援抗战当作自己的职责和开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任务。他们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使世界人民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逐渐走上了支援抗战的道路,为赢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 在报道中,不少国际友人根据自己的调查访问,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犯下的滔天罪行。在揭露日本残暴行为的众多国际友人中,德国外交家约翰·拉贝最为著名。南京大屠杀时,日军对南京人民的残暴屠杀连担任南京纳粹党主席的拉贝也无法忍受。约翰H.D.拉贝写到:“日本军事当局像是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控制权,军队在进城后抢劫掠夺达数周之久,约有2万名妇女和姑娘遭到强奸,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惨遭杀害。[5]在这样的情况下,拉贝作为一个德国商人,甚至是一名纳粹党员,却以他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参与了反对日本法西斯暴行的斗争,对人民给予了极其可贵的援助。他带领着二十多位外国友人成立了南京安全区,拯救了25万南京居民。拉贝的贡献不仅在于拯救了25万南京居民,更在于他的《拉贝日记》,此资料证实了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暴行,这些报道使世界人民开始重新认识日本和,要求支援抗战的呼声越来越大,从而有利于的抗战。 二、参加抗战,贡献自己力量 抗战爆发以后,先后来参加抗战的国际友人有100多人,他们奋斗在不同的战线上,他们的支援使赢得了国际反法西斯人民的大力支持,也使得军民坚定了抗日战争的必胜信念,对于促进抗战胜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参加新闻工作,创办期刊杂志,宣传抗战 抗战爆发后,为了向世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了解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1936年1月在上海由路易·艾黎和曼尼·格兰尼奇以及宋庆龄共同创办了《呼声》,格兰尼奇和艾黎担任刊物的主要工作。在上海的中外名人如鲁迅、茅盾、斯诺、史沫莱特、马海德、等都在《呼声》上发表过文章。这些文章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喊出了要求全面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呼声。在宋庆龄的支持下,中共地下党也通过《呼声》发表了大量文章,宣传了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主张,为赢取国内外的和平进步力量做了大量准备。 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向世界人民阐明抗战在整个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影响和地位。由宋庆龄领导,爱泼斯坦负责编辑出版工作的《保盟通讯》创办。国际友人在此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抗战的文章,其中著名的有希尔达·塞尔温—克拉克和宋庆龄和宋子文联名发表《致外国朋友的一封信》、杰克贝尔敦的战地报告《新四军》、马海德的《西北边区的医疗工作》、詹姆斯·贝特兰的《关于国际和平医院的报告》、《穿越战场、随救护车赴西北的行程》等文章。文章以作者耳闻目睹之事实,向世界人民描绘了八路军在抗战中取得辉煌成就以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需要援助的情况。另外,《保盟通讯》还对蒋介石的反动行径做了披露,为世界人民看清国民党的丑恶面目起了重要作用。 (二)参加医疗工作,培养技术人员,加强医学事业 抗战时期在华开展医疗活动的国际友人,有姓名和事迹可考者达38人。其中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美国医疗队白求恩、尤恩护士,印度援华的柯棣华、爱德华、巴苏华、木克华、卓克华,美国的马海德,奥地利的罗生特,加拿大的布朗等。援华医疗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加拿大的白求恩,1938年1月应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白求恩在临行前给弗朗西斯的告别信中说:“我拒绝生活在一个制造屠杀和腐败的世界里而不起来反抗,我拒绝以默认和忽视职责的方式来容忍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向其他人发动战争……西班牙是我心头的一块伤疤。和西班牙一样为着同一目的而战斗。我现在到去,因为我觉得那儿是最迫切需要援助的地方,那儿的我能发挥更大作用的地方。”[6]怀着满腔热血来到革命根据地的白求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星期运动”,同时在战争之余为解放区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和医护人员,为八路军医院创造了许多战地医疗方法,改进制作了大批医疗设备,并致力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与技术水平。为了抗战,他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前线的手术台上,最终献身于革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关心的是医学事业和抗战事业。 在加强医学方面,杰出代表是美国的马海德。1937年底马海德奉命在延安筹建八路军医院,在修建的过程中,他和八路军战士以及边区群众一起劳动,在山坡上挖出一排排的窑洞,打土坯,夯地基,使延安有了第一个能够收容三百多名伤病员的正规军队医院。即后来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以此为总医院,此后几年里,在马海德的指导下,先后筹建了8所中心医院,24所分医院,形成总计11800张病床的抗日根据地医疗网[6]。 在一批白求恩和马海德式的国际医疗援华友人的支援下,抗日战争才避免了更多人员的伤亡,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这就使得医学事业和世界先进医学接轨,为抗战和此后新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参加军队工作,对日英勇作战 抗战期间,不少飞行员、指战员以及军事考察员来到,和军民共同浴血奋战。其中杰出代表有苏联库里申科为首的飞行大队,美国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以及指挥员史迪威将军和军事考察员埃文斯·卡尔逊,越南指挥人员洪水等。 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对抗日前线和后方狂轰乱炸,对外交通全部中断,正面补给告急,严重破坏抗战事业。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苏联和美国伸出了友谊之手,苏联于1938年初到1939年夏派出了苏联空军志愿队,美国派出了以陈纳德为首的飞虎队。在战斗中,以库里申科和考兹洛夫为首的苏联两个飞行大队给日本空军以沉重打击。美国飞行队不仅担负着“驼峰”运输航线,还对日轰炸。在常德会战中,中美空军出击216次,出动轰炸机280架次,战斗机1467架次,共击落和炸毁敌机60多架,为赢得整个战斗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如此,他们还担负着训练空军人员的任务。[7]在稳定亚洲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支点作用[8]。 (四)创办同盟、“工合”,加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