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社科论文 >

实施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滁州(3)

时间:2021-05-14 11:42 点击: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 论文格式 是提升我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竞争力的需要。当前要紧密结合促进我市承接产业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论文格式是提升我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竞争力的需要。当前要紧密结合促进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项目带动、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打造大物流、大商贸、大市场、大旅游,不断推进我市服务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形成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

  四、把好市场准入门槛,设置生态屏障

  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是阻止污染转移的重要屏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环境标准和准入门槛,任由低水平的产业在各地区盲目的铺开或者区域间产业盲目转移,将会导致污染范围迅速扩大。实践中,要严格贯彻国家环境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制定严格的又能体现不同地方环境承载力的差别化的环境标准和环境准入门坎,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实施保障机制,确保既定的市场准入标准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有序推进产业承接。要高起点制定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强化对废水、废气、噪音和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推进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集中治理能力建设。要把好如下三关:

  (一)把好园区建设关。各类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要通过集中的工业园区建设,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在园区选址、进园项目、环评审批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三同时”,即要与园区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营;推行园区集中供能(热)和污染集中治理、集中控制;优化园区产业定位,要立足自身条件和产业优势对产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落户园区,将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形成集群,形成资源环境共享、产业污染防治和企业间的产业链接,推进园区工业的集群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各园区发展定位模糊和低水平同位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和无序发展。

  (二)把好项目关。对引进的产业项目要综合考虑投资额、环境损害程度、排污治理水平、技术投入、可持续发展可能性等各项指标,对项目和投资进行严格的环评和能耗评价。对污染可能性大的项目必须严格控制数量,严把市场准入门槛。对那些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目前又没有效治理措施或治理非常困难的项目,无论投资规模有多大,都应当坚决放弃。对有利于绿色发展和环保的项目和基础设施,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把好土地关。土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支撑条件,项目特别是一些大项目的引进,没有土地作为支撑合作就难以谈起。环境方面的很多负面因素就是与土地的不当利用密切相关。传统的不注重集约经营的土地利用模式难以为继。要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利用园区土地。要对工业项目供地划定投资强度、行业用地标准、容积率、建筑系数等多项硬指标,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存量改扩建。

  五、加强节能减排与污染防治

  要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减排评估工作,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产业过快增长,同时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要以重点企业为切入点,加强节能管理,强化企业目标责任考核,促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通过加强具体指导、技术标准、能耗管理、产业规划、金融与财政政策等手段来提升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水平。高起点制定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强化对废水、废气、噪音和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推进污染物总量控制和集中治理能力建设。

  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与文化

  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地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大力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全日制在校大中小学生进行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七、多筹并举,科学管理

  绿色发展战略的最终实施需要科学管理,这需要从理念到项目等一系列方面作出努力。理念上,要明确绿色发展战略对滁州未来发展的必要性,要将绿色发展的理念上升到我市发展的战略高度,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度上,要制定与我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水平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绿色发展标准、具体指标,并明确各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体制上,要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明确部门职能分工,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共同推动绿色发展;政策上,要制定各种激励与处罚的政策,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项目推动上,对有利于绿色发展和环保的项目和基础设施,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使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项目——政策——体制——制度——理念是一个由底到高的综合管理体系,需要要全面统筹,精确设计,综合运用,从而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八、科学考核,有效引导

  政绩评价与考核是政府行为的指挥棒。要制定更加切实可行和责任清晰的环境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硬性指标列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之中,从而抑制各级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狭隘政绩倾向,促使其在招商引资、组织地方经济活动时自觉考虑环保因素。

  1.要建立健全以绿色GDP为主的政绩考核和官员问责制度。要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使经济核算指标能够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并将其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从而改变以环境换发展的思路。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上,可以从易于计算、操作的指标着手,如空气环境质量变化(COD以及二氧化硫等代表性废气排放量)、饮用水质量变化、环保投资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数量、各部门对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等,再逐步将其完善,使其覆盖全领域、全过程。

  2.实行差别化的考核政策。要借鉴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根据各地不同主体功能定位进行考核。各地实际情况不一样,主体功能定位就不一样。因此,单纯以GDP和经济增长作为绩效评价与政绩考核的标准,就有失公允与客观,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容易导致拥有不同发展条件的地区之间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盲目攀比,造成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环境严重破坏。因而,要实行分类评价和考核,如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未来重要的产业的承接转移区和人口集聚区,对其应优先综合评判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工业化水平、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对外来劳动力和人口的吸引力、人口集聚规模、就业岗位增量、对迁入人口履行公共服务的情况等符合该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的指标;限制开发区由于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与集聚人口的条件与吸引力,因而要相对弱化对其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评判,要优先评判它发展农业所需水、土等资源的保护状况、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特色产业的发展、公共服务的提供、基础设施的改善、外迁人口能力的提高等功能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把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与解决这些问题的考核情况挂起钩来,控制转移支付资金流向不符合功能区发展要求的项目。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