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重大事项决策必须遵循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程序。科学的决策原则应包含中枢决策系统、有效的信息系统、客观公正的审议系统、高效的执行系统和完备有效的控制系统等五个部分组成。这五个部分在高校重大事项决策以及实施决策过程中,既要职责分明、分工明确,又要互相配合、协同制定。只有建立健全决策活动的各个子系统,高校重大决策的风险管理才会形成持续效果。三、高校重大事项决策的风险管理 流程探析一般来说,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和流程。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基本决定了相对稳定的决策风险管理体系与框架,而基于流程对高校重大事项决策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合理辨识高校决策风险 有效合理地辨析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高校正处在巨大的变革时期,校区改扩建、院校的合并、教学设施的更新、生源竞争、管理体制改革、中外合作办学等,这些变革都会使高校的管理及其运行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一方面表现为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则可能转化为风险。为了科学有效地识别和管理高校的风险,必须预先准确找出高校的风险领域。依据主动适应高校内外环境原则,高校的风险领域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指宏观环境对高校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政治上国家政策的变化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及市场激烈竞争给高等学校带来的影响;内部风险,则指的是高校自身活动、各种主体利益调整引起的风险。根据高校自身活动进行分类,可以把高校活动分成教学、科研、招生与就业、资金运作、基础能力支持、内部管理与后勤等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各个部分的活动特性、发展趋势以及所处环境,可以相应分析与辨识高校各个领域存在的主要风险。但实际操作中,高校内外部风险的划分是相对的,两者实质上往往是紧密相连的。 高校应建立识别对高校发展愿景及其管理目标构成潜在危险的方法或机制,能够识别风险并对危及高校发展目标的行为尽早发出预警。我国高校可以参考国外高校风险防控模式,建立监控教育质量的日常质量保证机制,包括各学院、各部门的年度报告、各类外部评估检查人员的报告、统计报告和阶段性总结报告等。高校的这些质量及风险防范保证机制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能直接或间接地用于风险识别和评估。此外,高校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制作风险档案、开展风险调查、财务报表分析等科学方法对高校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预测、感知和统计,识别高校面临的客观风险源和主观风险源,判断所发现或预测的因素是否存在,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套风险评估系统。首先,应形成广泛的数据收集网络,在主要部门及关键控制环节建立数据收集点,对高校在运行过程中的学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招生就业、资金筹措、安全保障等主要活动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与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分类、量化、系统的数据源,为进行风险评价提供数据资料。其次,应建立一个风险评价平台,运用统计、计算、定性等分析方法,对数据收集网络收集并已经整理的各项风险数据进行识别、计算、分析,得出客观的风险评价结果,并为高校应对与处理风险提供决策依据。最后,应有可靠的结果反馈机制,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和管理环节,保证有效信息的流通与对称。 (二)科学评估高校决策风险
风险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风险的估计和评价。风险估计就是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估量,给出某一风险发生的概率。对于风险的估计可以加深对高校重大事项决策本身和环境的理解,进一步寻找实现重大事项决策目标的可行方案,使重大事项决策所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都经过系统而又有条理的考虑,剖析不确定性对重大事项决策其它各个方面的影响,估计和比较重大事项决策的各种方案或实施路线的风险大小,从中选择帕累托最优方案或实施路线。 (三)高校决策风险管理具体策略 高校内部管理机构在高校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辨识、评估和处置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主要都应由内部管理机构来完成。 1.确定风险管理目标 学校内设各级机构应结合自身的业务范围及工作职责,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确定风险管理领域及目标,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识别和估测,尽量减少或者避免损失的发生。比如,当前矛盾比较集中的校区土地置换问题、高校贷款还债带来的资金安全问题、新校区兴建及大面积扩建与生源减少趋势之间的矛盾、高校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带来的更为广泛、深刻的高校法人自主权力运用和发挥的问题,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运行过程中的校园安全、师生健康、突发事件等风险性问题。高校内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各相关部门风险管理目标确定、风险评价科学、风险控制得力,才能真正保证和维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实现高校的事业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