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一个组织内部持续流动的过程,它使行政组织内部各个层次的人员能协同作用;它被应用于组织的策略性规划,并作用于组织的不同层级与部门,是对组织内全部风险的识别。”[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院校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随之而来的是,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已不复存在。表现在一方面,高校通过教学、科研、文化传播、服务社会活动等,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的触角延伸到高校内部的各个方面,更多、更深地影响着高校的决策活动。政府主导与高校自主办学的转型、利益相关者范围的扩大和诉求的提高,主流价值与多元价值的碰撞与交融等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和配置好高校内外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既是高校发展的机遇,也掣肘着高校的稳定。在外界尘世的喧嚣和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决策及其运作过程中存在和可能产生有悖校园稳定及社会稳定的诱因,因决策活动的不慎引发社会动荡的问题不时出现。更加频繁、更加严峻、更加多样的风险挑战,使高校决策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维稳性。高校的决策者能够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坚持风险管理原则,重视决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流程,能够通过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有效应对风险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高校决策过程引入风险管理的 重要性风险管理的研究在起步较晚,特别是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高校风险管理基础研究相应不足,存在着研究内容较为局限、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以及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缺失等问题[2]。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领导层与管理层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依法治校尚未完全落实,学校法人主体风险责任淡化、依赖于政府主导一切的传统观念对高校还存在较大影响,简单的认为学校决策不会引发社会动荡,表现在对有关生源吸引、师资队伍、质量监控、学生管理、投资筹资、研究项目、社会捐赠处理、师生利益调整等重要问题的决策中,延续或囿于传统思维及做法,忽略国内同行的发展性竞争、国外教育发展的竞争,忽略决策中校内外各利益相关团体、个人的认同度和满意度,缺乏风险预测、事前控制的理念,决策后的运行难免不产生错综复杂的维稳后患与稳定风险。 (一)维护学校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高校重大事项决策内容包括改革、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事项,比如:学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学校规划、改革以及年度工作计划、重要规章制度、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调整、校园规划与建设、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重要干部和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等等,这些重大事项及其相应的重大决策是否能顺利执行,事关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将风险管理引入重大决策,就是要在决策活动中建立风险识别机制与风险控制机制,科学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学校内部与外部的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学校主体及各利益群体的关系等等。高校稳定的特性就是政策的延续性、行为的规范性、局面的可控性与工作的有序性。[3]在风险管理视野下,对高校重大事项在决策过程中,关注与保持其决策及政策前后的延续性、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及风险可控性,才能实现对决策风险的先期预防、先期化解,保证决策事项既有利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又有利于维护社会与校园稳定,提高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法性、合理性,建立决策源头有预防、执行过程有控制的长效机制,以保持良好的教学、科研秩序及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保障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和谐稳定发展。 (二)维护师生根本利益的需要 近些年来,高校持续推进了校内分配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改革、学籍管理制度等多领域的改革,扩招所致的基础建设贷款还债工作面临的资金风险与债务风险正急剧放大。此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后勤管理社会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等,也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内部的稳定与发展。上述这些问题最终都将集中地反映在学校的决策管理活动中。如果高校决策层缺少将风险管理引入决策活动的意识和举措,可能疏忽决策的潜在风险,导致决策的轻率和失误,表现为在制度选择和制定上的不科学、不稳定,以及缺乏决策实施中的风险控制,导致执行中出现灰色地带。因此,在设计、决策和实施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时,例如:教职工收入分配及福利待遇调整、对教职工考评奖惩的方案、关系学生权益决定与调整的重要事项;学校年度财务预算方案、预算执行,及其决算审定与决算审计事项;学校重要国有资产的处置、对重要办学资源的配置问题;事关校园安全稳定和群体事件、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等问题时,要引入风险管理,既要有前瞻性,以学校未来发展和全局利益为目标,又要有可行性,要全面充分地考虑师生对决策事项的认同感和承受能力。对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决策活动,应预先以召开听证会、咨询会、民意调查等多种形式征询师生意见。高等学校立足充满挑战与活力的改革发展过程的新形势下,必然面临与充斥着诸多不可知因素与不稳定因素,将风险管理融入高校发展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之中,寻求一种具有高校特色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决策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重大事项决策风险管理的原则 (一)适应内外环境原则 高校的决策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高校决策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等,随着多元主体办学改革以及高校与外部联系的紧密性,外部环境对高校决策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内部看,高校内部存在着多元利益主体,主要有学术人员、学生、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外聘人员等。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对高校管理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高校重大事项决策时必须全面分析和预测高校内外部环境的相关因素,既要利用好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和发展,又要有效规避外部环境可能给高校带来的风险;既要尊重内部各类主体的权利与地位,营造良好内部环境,又要着眼未来发展,恰当处理决策中的各类问题,给决策和执行营造有利的内外环境。 (二)尊重高校学术特性原则 高等学校以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知识为主要任务,所有的活动都以知识为核心展开。知识传播、创造、转移的主体是学术人员(包括教师和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学科、专业、课程的理解和研究、深化学术造诣是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能和责任。在学术活动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活动中,学术人员治学是学校决策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应对学校的学术活动有充分的发言权和决策参与权。因此,高校的决策活动应遵循高校的学术特性原则,在重要事项决策中,充分组织与吸收高校的学术人员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特别是对学术政策、学术发展、学术规划等学术事务的决策活动。 (三)遵循科学决策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