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得普利麻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对比(2)

时间:2021-05-14 10:03 点击:
时间(min)躁动 例(%)嗜睡 例(%)止痛剂要求时间(min) 芬太尼组(n=45)14.32.711.52.24(8.9)13(28.9)34.9 瑞芬太尼组(n=45)10.62.97.42.621(46.7)2(4.4)17.2 3讨论 在传统麻醉处理中,始终使用芬
 
  时间(min)躁动
 
  例(%)嗜睡
 
  例(%)止痛剂要求时间(min)
 
  芬太尼组(n=45)14.3±2.711.5±2.24(8.9)13(28.9)34.9
 
  瑞芬太尼组(n=45)10.6±2.97.4±2.621(46.7)2(4.4)17.2
 
  3讨论
 
  在传统麻醉处理中,始终使用芬太尼作为全麻药物,虽然镇痛效果较好,但随着输注时间的不断延长,与时量有关的半衰期也随之延长,对手术之后患者的恢复有较大影响[2]。而瑞芬太尼作为新兴阿片类的受体激动剂,在U阿片受体的结合性及激动效力方面均更为强大,因此产生的镇痛作用更强。在临床手术麻醉环节,麻醉诱导阶段易有循环波动情况,经过本次研究发现,使用瑞芬太尼就总体而言,较芬太尼在循环方面的影响微弱,唯独插管时波动趋势及变化幅度等与芬太尼相似。
 
  经比对可知,采取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虽然同样能够引起心律及收缩压的轻微下降,然而瑞芬太尼组的波动幅度明显比芬太尼组微弱。因此可知瑞芬太尼对于因插管引发的人体应激反应具有更强的抑制性。原因在于瑞芬太尼多为经由体内血液及组织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半衰期为3~10min,药效处于负荷量之后,峰值时间为1.6min,通过脑神经第9、10对中阿片受体与孤束核结合的方式抑制反射,镇痛能力是芬太尼的1~3倍,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3]。
 
  在麻醉恢复阶段,瑞芬太尼组在苏醒时间方面短于芬太尼组,缘于瑞芬太尼起效较快、经反复追加或长时间输入后能够较快消退药效,且患者无体内蓄积现象,因此更加平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更为有利[4]。
 
  综上所述,使用瑞芬太尼符合得普利麻较芬太尼复合得普利麻在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倪浩云.两种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J].现代医生,2008,46(18):201-202.
 
  [2]AnneliesTM,HerregodsLL,MartineM,etal.手控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自主呼吸患者的比较研究[J].麻醉与镇痛(中文版),2010,1(13):79-80.
 
  [3]卫才权.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J].现代医生,2008,46(29):53.
 
  [4]邱梅俊.异丙酚、瑞芬太尼应用于高龄患者麻醉中的体会[J].实用医学,2010,5(6):13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