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达20%~40%[1]。患者常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焦虑、抑郁、狂躁等精神症状。长期失眠者会导致多脏器系统疾病,如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目前,多数患者服用中枢神经系统镇静药物来控制症状,但服药期间易出现宿醉效应、遗忘效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受性、成瘾性;停药时易出现药物截断综合症等,其毒副作用严重,已成为困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难题。而针灸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及毒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日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均在18~65岁之间,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0年。
12诊断标准
121参照精神疾病分类方案诊断标准,简称CCMD-2-R[2]。(1)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劳或白天困倦。(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122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中医内科学》确定,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伴有心悸健忘,神疲,食少或食后腹胀,头晕目眩,大便溏稀,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13纳入标准(1)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者;(2)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者;(3)年龄在18~65周岁者;(4)受试者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排除标准(1)凡是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失眠患者;(2)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65周岁以上者;(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中医辨证不属于心脾两虚证者;(5)既往有晕针情况发生者;(6)妊娠或准备妊娠者。
2治疗方法
穴取百会、印堂,双侧安眠、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常规消毒,选取03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刺入上述穴位,接G6805型治疗仪,连续波,刺激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通电30min,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于每日下午3~5点进行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1)采用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简称睡眠率)公式: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根据WHO最新颁布的睡眠检测法,睡眠治疗分为Ⅴ级,Ⅰ级:睡眠率70%-80%,睡眠尚可;Ⅱ级:睡眠率60%-70%,睡眠困难;Ⅲ级:睡眠率50%~60%,睡眠障碍;Ⅳ级: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碍;Ⅴ级睡眠率30%~40%,严
重睡眠障碍。(2)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75%;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65%,且≤75%:有效:症状改善,睡眠率>55%,且≤65%;无效:症状如前,睡眠率≤55%[4]。
32治疗结果本组30例,通过一个疗程的针刺治疗,基本治愈12例,占40%;显效4例,占133%;有效11例,占36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
4典型病例
葵某,女,58岁,失眠30余年。患者30年前因工作原因出现入睡困难,常需2~3h方能入睡,多梦易醒,心烦,喜静。醒后自觉头脑昏蒙,易疲倦,情绪差,素来食欲较差,饭后偶有腹胀,大便稀。现查精神差,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弦缓。经诊断为心脾两虚型失眠,穴取百会、印堂、安眠、神门、三阴交、照海。经10次针刺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至40min,多梦易醒减轻,晨起眩晕,疲乏感缓解,心慌现象未出现,腹胀现象减少,实际睡眠时间提升到7h,现查舌淡苔薄,脉缓。
5讨论
失眠,属中医不寐的范畴,《景岳全书》指出“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而心脾两虚型失眠是为机体气血功能不足亦或长期气血消耗导致心神不的濡养的一类病症。因而在治疗方面也要以健脾胃以养气血,补气血以安神为主。另外失眠还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阳不入阴,阴不敛阳则不寐[5]。针灸疗法在治疗失眠方面应用较多,安全经济,无副作用且疗效肯定。
脑为元神之府,与失眠密切相关,选取脑部穴位针刺可扩张血管,改善脑部学循环。百会为督脉穴,作为各经络合聚之处,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气血,调和阴阳。印堂虽属于经外奇穴,但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上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上,针刺本穴,可改善督脉气血运行,与百会配合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安眠穴安神定志。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之功,针刺能养心安神。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下合穴,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针刺本穴可燥化脾湿升发胃气,改善食欲,扶正培气。照海为足少阴肾经之穴,又为八脉交汇穴,补次穴可益水生阴,阴气盛就会引起睡眠[6]。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养血补血,补益肝肾的作用,安神定志,帮助睡眠。另外选择下午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盛的规律针刺,更加强了阳入阴的作用,对治疗失眠较为有力。在改善睡眠的同时,其它伴随症状也可得以改善,最终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养心安神。此外临床应用中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多做分析,以进一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严兴科“镇静安神”针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脑血流的影响[J]中医针灸,2010,30(2):113~116
[2]严兴科“镇静安神”针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0,35(3):222~225
[3]魏清琳,范娥百会灸为主综合治疗失眠症86例[J].针灸,2012,25(1):60~61
[4]谭毅,林玲,奎瑜陈氏针法治疗失眠症49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4):97~98
[5]涂新生,彭懂承针刺照海穴治疗失眠症12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3):11
[6]吴雨蒙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体会[J].山西中医,2012,28(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