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患者脑内不同血管供血区同时或极短时间先后发生的出血和梗塞,称为混合性中风。发病率约2.7%~13.1%不等[1,2]。西医治疗存在扩血管、抗凝、溶栓与止血之间的矛盾,中药活血化瘀法可对两种病灶同时治之[3]。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中风急性期有一定优势,其表现为临床缓解率有明显提高,生存率也明显延长[4]。本课题试图通过实验研究化痰祛瘀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混合性中风急性期大鼠NSE表达的影响,从而探索化痰祛瘀止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混合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1一般资料
1.1动物和试剂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体重280-300g,鼠龄8-10周,由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黄连、陈皮、半夏、枳实、竹茹、胆南星、石菖蒲等15味中药购自新疆乌鲁木齐市参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使用前常规方法煎煮后浓缩成1g/mL的混悬液。20%甘露醇由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085),速尿由广东南国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185),胞二磷胆碱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083)。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测定试剂盒(批号20070605)购自美国ADL公司。
1.2实验分组及模型制备
实验前将大鼠于实验室饲养1周,自由进食,室温22-25℃,每日光照12h。实验大鼠共分为5组:假手术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5]与自体血注入脑出血模型[6]相结合制作混合性中风大鼠模型。步骤如下:暴露分离左侧的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结扎ECA近头端及翼腭动脉,夹闭CCA、ICA,在距颈总动脉分叉约4mm处剪断ECA,将栓线插入ECA残端经ICA缓送至颅内,插入深度约为18.5±0.5mm,此时栓线头端已达大脑中动脉(MCA)起始端,减少了MCA的血流,即为MCAO模型。之后立即将大鼠俯卧位固定于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上,门齿沟水平比耳间线低2.4mm,沿头皮正中切开一长约10mm纵切口,将微量注射仪尖端定位于前囟前0.5mm,中线右侧旁开3mm处,用微型手钻在此处钻一直径0.5mm的小孔,在大鼠尾部上1/3段,用微量注射仪在尾动脉处取血25ul,迅速将微量注射仪装入立体定位仪上,并沿所钻小孔进针6mm(相当于大鼠尾状核部位),按10ul/min的速度缓慢匀速注入,注血结束后留针5min,缓慢退针,缝合切口并消毒,至此混合性中风大鼠造模完毕。假手术组大鼠只分离、暴露左侧颈内外动脉分叉,不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并用25ul生理盐水代替自体不凝血注入右侧尾状核。除假手术组外,其它各组均按照MCAO线栓法及自体血注入脑出血模型法制成混合性中风大鼠模型。
1.3模型成功的判定标准
大鼠脑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出血灶和梗塞灶并存。
1.4动物给药方法
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化痰祛瘀止血汤混悬液灌胃,给药/生理盐水剂量(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换算法[7]),1.5ml/次,2次/天;西药组予20%甘露醇2.625ml、速尿0.42mg、胞二磷胆碱5.25mg尾静脉注射,每天1次;中西药结合组予化痰祛瘀止血汤灌胃(方法同中药组),并予20%甘露醇、速尿、胞二磷胆碱尾静脉注射(方法同西药组)。所有大鼠连续给药3天,每日1次。
1.5取材
末次给药后24h,给予过量水合氯醛深度麻醉,经腹主动脉取血,血液离心后储存于-80℃冰箱中。心脏生理盐水灌洗,断头取脑,一部分置于冰箱中保存,一部分置于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作常规HE染色。
1.6脑组织含水量测定
采用干湿重法。按Elliott公式计算:脑组织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1.7血清NSE含量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定量测试。
1.8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PSS12.0统计软件对5组大鼠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