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儿科病房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53例,其中男202例,女151例,3-6个月4例,6个月至1岁33例,1-2岁89例,2-3岁93例,3-5岁99例,5岁以上35例,据病例资料,3岁以下219例,3岁以上134例,3岁以下患儿明显居多。大多数患儿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其中少数患儿躯干、膝关节、足底疱疹密集。伴有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儿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症状不典型者仅表现为单一部位斑丘疹。
1.2方法
通过消毒隔离,依据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病情信息,重点做好口腔、皮肤、发热的各项护理措施,配合用药及饮食护理等。
1.3结果
除4例患儿因持续高热转院治疗外,其余患儿经过正确治疗与精心护理,无一例转为重症,治愈效果良好。
2.护理
2.1
口腔护理
做好口腔清洁,餐前、餐后漱口,利巴韦林气雾剂喷口腔3次/日,配合碘甘油涂抹溃疡处,疼痛、流涎患儿予以西瓜霜喷雾剂喷口腔。
2.2发热护理
对于低热及中等发热的患儿不需要特殊处理(有热惊史者除外),多饮水即可。对于高热患儿,每4h监测体温1次,物理降温或尊医嘱服用小儿泰诺林口服液或美林口服液,高热持续患儿,用量每日不超过4次。出现四肢末梢厥冷、发绀时,应注意保暖。尤其出现高热不退、肢体抖动或激诺者,年龄在3岁以内,病程在5天以内,降温的同时,给予安定、鲁米那等镇静剂。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及时补液。
2.3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用柔软、舒适、宽大棉质衣物,经常更换以保持清洁干燥,以免患儿不适。剪短指甲,婴幼儿可戴手套,避免抓伤皮肤,预防继发感染。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清洗臀部,防止疱疹破溃。
2.4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宜温凉、无刺激、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发热患儿应多饮水。
2.5消毒隔离
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每日至少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一次。每位患儿床头配备陪护人员使用的碘伏消毒剂。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个人品用50℃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或煮沸3分钟;床头、床架、桌椅板凳等经常触碰物品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2次。用同浓度含氯消毒剂拖擦病室地面每日2次,患儿呕吐物、排泄物倾倒前用等量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注意患儿个人卫生,不能外出,限制在室内活动。陪护亲友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尽量减少探视,陪护人员相对固定。
3.体会
总之手足口病具有急性起病、隐性感染者多的特征,且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通过对35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如下。
3.1预防控制难度大
发病率高,轻症多,重症难预测;隐性感染者多,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潜伏期排毒(肠排8周,口排2周,疱排随时);人传人,人传环境,环境再传人;幼儿行为卫生差,皮肤黏膜娇嫩,免疫不健全,易感染;对幼儿健康教育难,对传染源控制效率低。
3.2病情观察尤显重要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5~7月),病人病情变化迅速,年幼儿童不能准确诉说病史,所以病情观察比成人更显重要。起病之初就出现高热或发热伴随呼吸、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发展成危重的概率大,尤其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
3.3健康教育是关键
由于手足口病传染,家长对该病的认识往往表现比较紧张,患儿出现紧张和恐惧。一经确诊,就应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取得家长及患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无并发症者,预后良好,一周左右自愈,消除家长及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家长知晓消毒方法,正确有效使用消毒用品进行自身及患儿用品消毒,是配合治疗护理的有益途径。治愈出院后,还应注意居家消毒隔离,隔离期限为自确诊日至28天。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无病不去医院,不去看望居家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病做好预防控制是重点,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可防可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