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尿酸作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主要由细胞分解的核酸、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分解作用而来。人体中尿酸80%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 20%来源于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的食物。正常人体内血清尿酸浓度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波动。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都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 目前认为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抵抗可以促进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及发展。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 胰岛β细胞分泌代偿性增多, 高水平的胰岛素及胰岛素前体物可刺激肾小管Na+-H+交换, 增加H+排泌的同时使尿酸等阴离子的重吸收增加, 通过影响近端肾小管尿钠排泄而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泄, 使血尿酸升高[2]。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 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有氧代谢降低, 无氧酵解增强, 使血中乳酸水平增高, 进而使血尿酸水平上升[3]。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 3-磷酸甘油脱氢酶活性降低, 糖酵解过程的中间产物向5-磷酸核糖及磷酸核糖焦磷酸转移, 导致血尿酸生成增多[2]。此外, 胰岛素抵抗增加肝脏的脂肪合成, 导致嘌呤代谢紊乱, 使血尿酸增高[2]。 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尽早解除“糖毒性”及高血糖的“代谢记忆”效应, 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得以休息和恢复, 改善胰岛素抵抗, 升高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 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的分泌, 从而提高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 延缓糖尿病病情的进展[4-6]。本研究应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很好的模拟了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经以上方案强化治疗2周后, FPG、2 h PG、HbAIc显著下降, 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 血尿酸水平也明显下降。李剑军、蒋升等[7, 8]研究报道, 血尿酸水平与FPG、HOMA-IR呈正相关;王颜刚、宋丹丹等[9, 10]研究也证实血尿酸与HOMA-IR、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以上研究提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下降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有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11. [2] 金明姬, 刘冠贤, 石咏军. 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C):233-236. [3] 景月月, 王晨霞.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疑难病杂志, 2012, 11(12):973-975. [4] 秦清华, 乔旭霞.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四川医学, 2013, 34(7):1030-1032. [5] 刘海波, 宋芳, 唐茂兰, 等.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2, 8(6):55-57. [6] 张耀文, 欧小娟, 卢燕琼, 等.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3, 9(2):33-34. [7] 李剑军, 张秀华, 尹国幸. 中老年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51(3):43-45. [8] 蒋升, 李素华. 老年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前期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1A):20-21. [9] 王颜刚, 苗志敏, 闫胜利, 等.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人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4, 40(3):197-199. [10] 宋丹丹, 张川, 杨杰, 等. 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2):302-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