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言语表现意识岂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

时间:2014-03-27 14:10 点击:
2.培养学生敏锐、善感的心灵 敏锐、善感的心灵是言语表现意识的源头之一。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学生的作文读来就是充满了情感,读了心也会跟着热,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则是干干巴巴的,读时似乎能

  2.培养学生敏锐、善感的心灵

  敏锐、善感的心灵是言语表现意识的源头之一。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学生的作文读来就是充满了情感,读了心也会跟着热,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则是干干巴巴的,读时似乎能感受到他写时的艰难。其实,对于同一件事情,学生的认识、感受可能天差地别,有的能够从中体味到丰富滋味,有的却对之冷漠无感。究其原因,就是有的学生有敏锐、善感的心灵,而有的则显得比较麻木迟钝。这当然和学生天生的性格有关,但是后天的培养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术等的艺术兴趣爱好,对于学生发展敏锐、善感的心灵有极大的帮助。

  3.提供学生充分成长的空间

  繁重的课业是扼杀学生言语表现意识的重大因素。“闲暇是好奇心的起源”。言语表现意识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养成,让学生的心灵能够自由地舒展,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地体验生活,有能力言语,愿意言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应试”为重的教育,把“语文”学科逼到了边缘,语文越来越不受重视,课余阅读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这样学生在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情况下,必定会有狭窄的视野和幼稚的思想,对学生的言语表现自然就成了奢求。

  4.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是没有真正的言语表现意识的,言语对于他们来说缺乏真正的对象。这并不是说学生一定要对当今发生的社会事件有多么深刻的见解和评论,但至少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要有社会参与意识。言语表现意识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发展其言语表现意识的前提之一。

  写作本位理念的初衷是增强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本无可厚非,然而言语表现意识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并非仅仅靠大力号召提高写作教学的地位、削弱阅读教学的地位就能实现的,而是应该严格遵循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认清言语表现意识的根基究竟在哪里和哪些因素阻碍了学生言语表现意识的发展。笔者认为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的培养,并不仅仅是由语文学科决定的,还有许多外部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例如:整个教学大环境给学生提供的成长空间、学生的个性、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学生善于用言语表现,愿意言语表现,是一件好事,但是并非靠强迫得来的,因为“强扭的瓜不甜”。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8,第2版.

  [2]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第6版.

  [3]潘新和.让语文、写作本体归位[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2(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