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以意境为中心再现诗歌的情感美

时间:2014-03-15 14:21 点击:
高中古诗词教学应以意境为中心,将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把诗词的各种意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直接受到诗词的熏陶与感染,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反复诵读,初步感受诗歌情感 在以意境为中心,组织古诗教学之前,首先应使学生明白何谓意象和意境。简单而

高中古诗词教学应以意境为中心,将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把诗词的各种意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直接受到诗词的熏陶与感染,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反复诵读,初步感受诗歌情感

  在以意境为中心,组织古诗教学之前,首先应使学生明白何谓意象和意境。简单而言,意象就是蕴含了作者深情的典型事物,由这些典型事物构成的特定环境就可以称之为意境。

  在学生明白了何谓意象和意境后,就要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初步领会诗歌的情感。古代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诗人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和体验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读古诗,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诗歌字词句的诵读、品味,还原诗人当时的生活情态。好的诵读不但可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而且能够带领学生进入诗人为我们所创造的深邃优美的意境,从而领会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

  例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先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整体印象,品味由这个整体印象所营造出来的情景氛围;接下来要带领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慢慢地反复地吟咏、咀嚼、揣摩,并想象和联想,还原诗人生活的一个个小小的似曾相识或经历的场景。通过反复地读,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一个词一步台阶,让学生的每一次诵读都必须有所收获,都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这样,学生就渐渐地走进了诗人所创设的天地之中,就能让学生与诗人进行面对面的亲切交谈和对话。

  二、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境美

  在对诗歌进行反复地诵读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对诗歌意境的初步体会,接下来就要引领他们对诗歌意境作更深层次的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情与景的关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人笔下的诗歌都有不同的灌注着作者思想情感的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经人们整体感知顿悟所形成的美妙境界就是诗歌的意境。情景交融是古诗的重要艺术特点。诗人们时而触景生情,景中寓情;时而因情布景,移情入景;时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而这种情感仅用教师的语言是很难完全传达的,我们可以借助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将抽象的、模糊的情感变成具体的、形象的画面,在清晰的、可感的画面中深刻领悟诗人的所思所想。

  诗人的创作过程离不开想象,他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绪图像化;而鉴赏者更要借助想象将诗歌抽象的文字还原为具体的画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基本理解诗歌文本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还原、再现诗中隐含的情景,以此来探寻诗歌的意境美,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分析柳永《雨霖铃》中的典型意象。寒蝉常用来表达悲伤之情,长亭就是送别之地,兰舟顿增漂泊游离之感,暮霭渲染了伤心别离的凄婉迷惘,酒是排解愁绪的不可或缺之物,杨柳往往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深,月亮更是思念的代名词。在难分难舍的离别之际,词人和他的恋人只能相互看着对方泪光闪闪的双眸,千言万语噎在喉间说不出来,就觉得重逢之遥遥无期。可是分别就在眼前,不舍终归得舍,难分终究得分,分别还是要分别……在词人为我们描绘的这幅离别图中,我们感受到了缠绵悱恻,深沉婉约。

  三、意境具体化、图像化,再现诗歌情感美

  学生在对诗歌画面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后,虽然对意境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但还是比较模糊、笼统的。对诗歌的意境有更具体的感知,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从而深刻地领会诗歌的图画美、情景美和意境美。

  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展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和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景与情的关系,在情与景的碰撞中与诗人的情感发生共鸣。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欣赏中获得美的享受与满足,感悟到诗歌的真谛,与诗人的心灵“契合”。

  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极目远眺,但见天的尽头有一缕孤烟直直地往上升,旁边是气势磅礴的黄河,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像一条盘旋的长龙蜿蜒向东流去,落日的余晖泻在河水里,闪着粼粼的波光。一轮红日好像从黄河的尽头冉冉升起又徐徐落下,在水中沉浮,好一幅河水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学生在自由畅想、任情发挥中,大大地激发和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想象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古诗词教学应以意境为中心,侧重对古代诗词意境的分析与感悟。首先要反复诵读,初步领会诗歌的情感;其次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情与景的关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再次要对意境进行具体化、生活化和图像化,再现诗歌的情感美,从而达到领悟诗歌意境,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的目的,实现诗歌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214211)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