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构想 教材分析:唐宋文学是古代文学的经典。《登高》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第一板块“诗从肺腑出”。《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七言律诗,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因此,本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身世遭际,解读杜甫用阔大苍茫的秋景表现内心的孤独与苍凉,品味隐于诗句中的安史之乱后漂泊流离的情感,不仅能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更能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诗歌的诵读,并不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意境与情感的理解与鉴赏。因此,教读本诗,不仅要强化古诗词诵读训练,更要从理解意象入手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体验诗人情感入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学习目标 1.体会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重点) 2.感受诗人在漂泊流离中的情感变化及其主流情感:深沉的苦痛和忧思。(重点) 3.体会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难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投影片1) 杜甫曾夸赞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所有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是诗人用生命与真情抒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的诗:杜甫的《登高》。 二、诵读欣赏——“知新” 1.整体感知 提名朗读,读准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 听录音朗读,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哀”、“悲”。 齐声朗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读出感情。 2.品“景” ①诗人登高望远必写所见,把你理解的所见之景读出来。(投影片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所见即为所景,请概括景物特点,体会诗人的感受。(投影片3): (秋天的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低飞盘旋的)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 →悲凉、悲苦、悲怆,孤独无依、人生苦短 归纳:所见之景通常为物象,写入诗歌后即为意象,什么叫意象?(投影片4): 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问:再次朗读写景诗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画面的特点。 (投影片5):
阔大苍凉的长江秋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