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是老天跟我开的一个玩笑,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会进这所学校,这个专业。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不会选一个跟语文、英语有关的专业,不会去学文科的东西,但是冥冥之中又好像早已安排好了。 以前的我,与现在很多的人一样,以为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所“贵族学校”,因为它高昂的学费。报到之前还担心里面的风气不好,怕攀比成风,挥霍成习,但是进来之后发现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恐怖。如果说没有一个人花钱如流水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并不是什么贵族学校,并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很多钱,绝大多数可能就是小康水平吧,因此很多人都很节约用钱。有人愿意拿着大包东西走很长一段路去乘公交车,而非选择打的。有人愿意节约用电,在白天的时候就不开灯(尽管背阳的寝室白天也很暗)。的确,平均地看,可能这里的学生是比较会打扮一点,而且衣服也可能买得比较贵一点,但是我觉得只有那些家里并不是非常有钱的人才会去攀比牌子,因为真正有钱的会觉得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拿出来炫耀。另外学校店铺里的东西是卖得特别贵的,热水也要25元一吨。 接下来,我讲讲学习方面的情况。其实一开始是非常迷茫的,因为我们课很少,从一开始一周9小时的课到后来一周11小时的课,都是其他大学在一两天内就能上掉的。一节课下来几百块钱就没了,而自己又觉得没得到些什么的话,心里是非常不好受的。或许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迷茫的阶段,但是我觉得我迷茫之后就直接变得忙碌了,因为要交论文,要期末考。期末的阶段你会发现图书馆、自修室、电脑房的空位子是很难找到的。其实到考试的时候我才特别后悔,为什么上lecture的时候不好好听。 我的专业课是mediaandtext,是关于文化、媒介、社会的。这半年来我所收益的我觉得是老师给我们的信息。刚开始一讲到文科,我就会联想到初高中那些文科科目——背得天昏地暗,考试时答到几点给几分,可能一道题目你就拿个一两分。在这里有很大的不同,这里老师很强调criticalthinking。此处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我们中国式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从初中就有这样的答题模式:××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完全是一个统一的模式。或许批考卷的老师都觉得好笑,因为卷子上的答案几乎一个格式。学文科就是背?那么脑子要来干吗?学生貌似没有什么机会表达自己的真正想法,为什么?因为永远有一个正确答案限制着你。在中国,孔子就是圣人,屈原就是爱国诗人。在万千人中,他们的形象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然而,世界上却有无数个哈姆雷特。再讲些题外话,看看我们的网友,在一篇有争议的文章后面,永远有那些互相辱骂、侮辱人格的评论,我们似乎容不下不同的答案、看法,我们接受不了多样性!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个我们何时能做到?我们宁诺的老师说:“谁不会背?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想!” 其实在一所大学里,很难定义什么是好专业,但是我们现在总是认为跟经济有关的就是好专业。中国人是穷怕了吗?因为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努力赚钱,提高生活水平。但是很多人都是盲目的,我就是其中一个。看看每年大学的分数线,有关经济的专业分数都那么高,其实绝大多数报考金融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经济,什么是金融。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只是别人说,或者父母认为这个专业好,就觉得好。在我们学校,师资绝对是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国际传播学专业的好,但是财务管理、国际商务的分数却远远高于这两个专业,为什么?就是因为同学们觉得后者以后好找工作,好赚大钱。可是有多少比例的经济类学生毕业后干的是与专业有关的工作? 讲到作弊,不是说宁波诺丁汉大学里没有作弊,但是至少没有全校性的,甚至是鼓励性的作弊。在考电脑的时候,为了避免学生将小抄放到大衣口袋里,老师要求我们都把外套脱了。这看似很没有人权,但是我觉得这很能反映出它是多么看重诚信。 在这里也很注重团队精神,我觉得中国人真的很缺少这个。你会发现,很多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资料自己的信息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发现了,看到了,学到了,然后超过自己。但是,一个真正的大师是不怕分享自己的所有的,因为他不怕被超越。当别人学到了你公开的东西,你已经学到了其他更多的东西。只有大家都愿意共享,信息才能交流,才能同时进步,不然跟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一个人的力量有的时候是不够的。 当然,这里并不是什么都好。其实有很多人都是富二代、富三代,或许继承家业是打从他们出生就已经注定的,我不觉得这是一个什么优势——当你的人生都被规划好了,你就没有什么动力或者机会去拼搏去创造了,而社会的现实能让你安于做啃老族,有的还做得理所当然……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感想,文章可能带着某种偏见,也不全面,但是这是我的想法。可能我能在这所学校有所成就,也可能我会碌碌无为,但是我觉得,在这里我能学到一些在其他大学学不到的东西……不管以后如何,我感谢我的命运。 (编辑蓝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