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禁忌”作为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越两国的语言禁忌现象,反映了两国在文化、历史、社会、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同异。本文从“称谓禁忌”和“词语禁忌”两个方面考察了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认为中越两国的语言禁忌同多异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还从人类趋吉避凶的心理、中越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汉越语言本身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异同的根源。 关键词:语言禁忌汉越语对比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语言禁忌”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作为语言和语言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语言禁忌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语言禁忌产生于人类的恐惧感,以及在交际中人们出于某种原因而故意避免使用某些词语而另择其他语言文字代替的情况。它们有的被认为有危险的凶兆,有的被认为令人难堪,因而人们不愿意提及。 语言禁忌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特殊产物,反映出某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汉语和越南语中都存在语言禁忌现象。通过对比分析汉越语言中的语言禁忌,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其成因,对促进两国人民的跨文化交流、充分认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汉语禁忌,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作了专题研究。李中生(1991)[1]在考察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语言禁忌现象;万建中(2001)[2]探讨了禁忌语的起源,论证了禁忌语存在的社会合理性;王新华(2004)[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了汉语禁忌语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分布,禁忌语内容的区分(普通禁忌语、职业禁忌语、特殊禁忌语),禁忌语的数量、范围与程度,以及禁忌语使用场合的分布等。 在越南语禁忌方面,目前专题研究还比较少。范世周(2008)[4]介绍了越南文化中的一些语言禁忌,如:节日、性别、年龄、职业的语言禁忌,从中也提到越南一些语言禁忌的若干特点。此外,在一些关于越南禁忌研究和越南文化研究的文献中,也涉及到了越南语的禁忌问题。例如,Ng????cTho?(1997)[5]研究了越南各个朝代的讳字,其中提到一些禁忌词语,包括人的名字禁忌、亲戚的名字禁忌、死人的名字禁忌、皇帝的名字禁忌、神佛的名字禁忌,等等。 在汉外语言禁忌对比研究方面,目前有汉英、汉韩、汉日、汉俄等的对比研究。例如,杨万宁(2012)[6]的汉英禁忌语对比研究,金霞(2011)[7]的汉波禁忌语比较研究,李炅泰(2011)[8]的中韩禁忌语对比研究,等等。但是,汉越禁忌语的对比研究尚未展开。 二、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 中越两国在地理上、传统文化上和历史政治背景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汉语与越南语之间在语言禁忌方面存在着很多相同点。但是,中越两国毕竟由不同的民族构成,拥有不同的文化,因此在语言禁忌方面也存在不少差异。 对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可以从“称谓禁忌”和“词语禁忌”两方面来考察。 (一)称谓禁忌 “称谓禁忌”包括“人名称谓禁忌”和“地域称谓禁忌”两类。 1.人名称谓禁忌 “避名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禁忌现象。对于帝王、圣人、官吏、先祖等尊者,一般不能直呼其名字,只能用改字、改音或减少字的笔划等方法予以回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故意冒犯,甚至要受到严厉的惩处。 古代越南也有类似的避名讳现象。 例如,为避阮朝加隆皇帝阮福映(Nguy?nPhúc?nh,1802~1820在位)的名讳,把一些地名或社团名称中“福”字的发音由“Phu?c”改为“Ph???c”(同义不同音)。如:“DiênPhu?c”(延福)改为“DiênPh???c”,“Chu?aPhu?cL?m”(福林寺)改成“Chu?aPh???cL?m”,“H?iPhu?cKiê?n”(福建会馆)改为“H??iPh???cKiê?n”。 越南避名讳的做法与中国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有的皇帝对自己的宠妃也规定了避名讳制度。如,阮朝为避明命皇帝的妃子H??Thi?Hoa(胡氏华)的名讳,把ti?nhThanhHoa(清化省)改成ti?nhThanhHo?a,并沿用至今。而在中国,尚未见类似的为后妃避名讳的现象。 又如,为了避陈太宗陈煚(1225~1231在位)祖父陈李的名讳,当时把越南李姓国民都改成阮姓,这就是现在越南阮姓者众多的原因之一(PhanHuyLê,1993)[9]。这种用音、形、义完全无关的字进行替代的做法,在中国是没有的。 这样的避名讳做法给史学研究造成了不少困难。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年代的史书中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写法,例如从“李觉”到“阮觉”,这种改变会让研究者误认为它们指两个不同的人物。 2.地域称谓禁忌 由于汉越文化里都有着较强烈的地方观念和民族自尊观念,所以对于其他地域的人或少数民族都存在着一些轻视的称呼,即“蔑称”。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不可避免。如,古代北方的中原人称呼南方人为“南蛮(子)”。南方人则称北方人为“北侉子”。还有,苗族人被称为“苗子”,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分别被叫作“高丽棒子”“蒙古包子”“回子”,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