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微阅读的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行为及满足程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存在。 假设二:微阅读的受众使用后满足程度赋予媒介讯息的注意力呈现显著正相关。 三、研究结果 1.样本总体构成分析 本次的调查对象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的大学生,总计47名。统计显示,在这47名学生中,男性为31名,占总数的66%,女性为16名,占总数的34%。在总数中选择网络阅读作为第一阅读形式的人数为36人,占总人数的76.6%。在调查中,会使用手机阅读的人数为66%。手机的作用远远超越了通讯的作用,已经成为人们粘合度最高的媒体。被调查的同学中,网龄超过4年以上的占总人数的85.1%,表明大多数人都会而且经常使用网络,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较深,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他们对于随时入网的需求要比不经常使用网络的人要高。同时也符合大多数人选择网络阅读这一选项的现象。 2.微阅读行为的动机分析 微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成功的利用了受众的零碎时间。27.7%的受众持续进行微阅读半年,23.4%的受众进行微阅读的状态在半年和一年之间,25.5%的保持微阅读的时间在一年至两年之间,保持微阅读行为两年以上的受众在23.4%。数据表明微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使用行为,一直在持续的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微阅读的行列,而且这种增长是平缓的。既然是“微”阅读,那么每次的阅读时间必然是短暂的,87.2%的受众的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内。27.7%的受众会选择微阅读来打发等人、等车的时间,44.4%的受众临睡觉前也会再来10分钟的阅读时间,进行每一天的最后一次阅读。8.5%的受众在外出无法用电脑上网的时候,也会选择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联网进行微阅读,保持信息更新的速度。23.4%的受众会因为需要获知最新消息选择微阅读。微阅读的受众是基于不同的自身需求,主动通过一些媒介获取自己所需的咨询信息,保持自己与社会与其他人的紧密联系的状态。不过总体上受众进行微阅读的时候对于外在环境要求不高,36.2%的人都没有留心环境的情况。这更表明受众进行微阅读是基于一种内在的需求,而不是情境需求。 3.微阅读内容分析 新闻消息类的信息是受众最为喜欢阅读的内容,占阅读内容中的比例为56%。其次是娱乐消遣类的信息,仅次于新闻信息类,占31.3%.。知识类信息排在第三位,占6.4%,专业知识类信息和文学类的信息分别占4.3%和2.1%(如图1所示)。受众对于零碎时间使用媒介的需求归根到底还是对于外界讯息的需求 图1大学生微阅读内容类型 图文结合的内容方式是受众最喜爱的方式。在被调查的受众中,59.6%的受众都选择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是自己最喜爱的内容方式。其次是文字类内容,占21.3%。图片类的内容也受到10.6%的受众喜欢,视频类的内容受到8.5%的受众喜欢。概因“微阅读”的时间较短,如上文分析大多是30分钟以下,视频的连续性差,视频类的内容会受到时间限制。 非线性的内容传播方式。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传者不再牢牢把握传播主体地位。传者与受传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的互动已经现代传媒运动的时代特征。在受调查的受众中,87.2%的受众都会参与传播内容的制作。受众不仅是浏览者、观看者,而是参与者。分享功能也是网络化功能之一,61.7%的受众会通过网络链接等方式将内容传送给他人。受众在微阅读时也会与其他使用者进行互动,14.9%的受众会经常参与互动活动,比如回复微博,编辑评论,写微小说等。63.8%的受众偶尔会参与与其他使用者的互动。意味着78.7%的受众在微阅读时是参与了互动的。随着互动人群的扩大,话题的多样化,受众的互动已经从“焦点互动”拓展为环状的互动结构。人类社会是作为一个交流共同体而发展的[2],但随着传播科技日益的进步,人类的交流也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吉登斯所说,“时空分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形态的一个重要特质,即人类生活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束缚[3],在场与否已不成为社会互动展开的必要条件。 4.微阅读行为的满意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