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探的研究目的及成本的考虑,本研究选择广西大学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进行调查。为了尽可能扩大样本的覆盖范围,本研究采用了配额抽样,即根据该校男女比例和年级人数分布两个变量并结合样本规模(n=210)进行抽样,共收回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2.4%。其中,男生105人(54.1%),女生89人(45.9%);大一36人(18.6%),大二42人(21.6%),大三40人(20.6%),大四32人(16.5%),硕士研究生40人(20.6%),博士研究生4人(2.1%);18岁以下5人(2.6%),19~22岁128人(66.0%),23~26岁60人(30.9%),27~30岁1人(0.5%);工科54人(27.8%),理科44人(22.7%),文科96人(49.5%)。 1.孤独感量表(UCLA)。UCLA孤独感量表(第三版)含20个积极或者消极方面的陈述,问卷采用Likert4点计分,包括“从不”、“很少”、“有时”和“一直”四个评价等级,量表各项加总得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Alpha系数为0.96),和重测信度(两个月后为0.73),并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在参考UCLA孤独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语言习惯,本次研究构造了对大学生孤独感测量的孤独量表。经测,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58,量表内在一致性较高。问卷的KMO值为0.82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7]。在因子分析中,提取生4个特征值大于1.0的因子,并命名为:社交孤独、归属情感、社会支持和人际渴望。 2.微博使用动机量表。根据对文献的回顾梳理,本研究在前人(Liuetal.2010)提出的八个使用Twitter的动机基础上归结了微博使用动机的4个方面:人际交往、内容表达、信息获取(包括娱乐)和逃避,并编制了11个题项,采用Likert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采用1~5计分)。该量表内部信度良好,信度系数为0.746。问卷KMO值为0.744,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四个动机因子,解释程度为62.01%,分别为:信息获取、社会交往、逃避现实和自我表达。 3.微博使用行为量表。微博使用行为包括使用强度和使用习惯。其中,“使用强度”主要包含使用微博的时长、频率和浏览数量3项;根据微博的常用功能对使用习惯进行操作化得到8个指标,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计分(从“一周少于一次”到“一天多于10次”)。通过对以上11个题项的因子检验,验证了各题项间合理的内部一致的可靠性(信度为0.825),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KMO=0.820)。因子分析指定提取4个因子(变量解释程度为70.20%),分别为使用强度因子和3个使用习惯因子(包括表达使用、信息使用和人际使用)。 本文主要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三分之一大学生存在孤独感,不同的性别和年级之间无差异 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平均值为38.34(Std.D=8.19),其中,25人(12.9%)被试者孤独感得分为48分以上,属于高度孤独者;36人(18.6%)处于42~47分档,属于一般偏上孤独者,71人(36.6%)处于35~41分的中间水平,其余62人(31.9%)处于一般偏下(18.0%)或低度孤独者(13.9%)得分结果几乎近似标准正态分布(Std.D=1.20),与经验观察情况基本吻合(如图1所示)。此外,男生孤独感平均得分为38.7±7.6,女生为38.0±8.9;大一39.2±9.1,大二37.3±7.9,大三39.9±8.7,大四38.4±7.8,硕士研究生37.4±7.6,博士研究生34.3±5.7。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的孤独感得分无显著差异,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8]。 图1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分布(以广西大学为例) (二)大学生孤独感越强,使用微博的动机越强烈 经过回归计算,194个被访者在各因子上得到每个个案的因子得分,并将因子变量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孤独”与微博使用动机“逃避现实”成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0.189**,P<0.01),“归属情感”与“社会交往”有显著的相关关系(0.155*,P<0.05)。 由表1可知,大学生群体“社交孤独”感越强烈即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得不到满足,越倾向于使用微博逃避现实,如通过使用微博消解孤独寂寞,或起到暂时从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解脱的作用。与我们的预测不同的是,“社交孤独”与“社会交往”动机并没有呈现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现实的社交孤独并不会成为大学生使用微博结交或联系网上的朋友的动机。 另一方面,“归属情感”越缺乏的人即是认为自己现实交往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往往出于“社会交往”的目的来使用微博,希望得到微博好友的帮助或与其沟通交流。在“社会交往”动机中,数据显示题项“能够与朋友保持联系,互相了解彼此的动态,增进交往”的平均得分为4.12,“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交际圈”的均分为3.78。由此可见,虽然都是出于社交需要,但稍多的人使用微博是为了与朋友保持联系、增加群体归属感,而非“另起炉灶”、扩大交际圈。 (三)孤独感与微博使用强度不相关,与使用习惯显著相关 数据分析显示(如表2所示),大学生微博使用强度与孤独感无相关关系,说明微博的使用频率、时间和程度的增加,不会造成孤独感的增加;反过来假设,孤独感亦不会造成大学生对微博的过度使用。这在结果上与早前(Kraut,Patterson,etal.,1996)的研究结论——过度使用互联网与使用者的孤独感显著相关相悖。 微博使用习惯则与孤独感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归属情感”与“人际使用”成显著相关(0.198**,P<0.01),说明微博使用者对自己群体归属的感知越差,越倾向于使用微博的人际功能(“@”或私信)与微博的好友进行联系和交流。 四、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