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史蒂文斯上尉经历的所有挑战都是幻象,是计算机一系列人为创造的环境,是原本火车爆炸受害者八分钟的回忆。科特早已坠机而亡,早已为国家牺牲生命,他的躯体早已不完整,但他的脑细胞活跃着,他的人性力量尚存,这是和现实世界惟一沟通的桥梁。作为源代码而活是效忠国家,执著选择死亡则是忠于自我,如何抉择?生还是死?在行为上他以惯性的高尚情结和军人的使命感一次次地被进入八分钟,履行了找出凶手的任务;但在情感上,作为一个有着自由意志,并且这种自由意志理应得到尊重的人,在知道自己已经死去,只不过活在源代码中的时候,他选择了死,她请求古德温在他最后一次进入八分钟之后结束他的生命,让他“存活”在那个源代码的世界里,并且在最后一次的源代码世界里他用另一个身份与父亲对话讲出了藏在心中的愧疚,展现了科特作为人性的美好,他有对父亲的爱,对克里斯蒂安的爱,有对安稳的生活的爱,有对生命的爱,这些爱使得他对死亡的选择显得精彩而崇高。只有八分钟,却也是全新的世界,“一切都会变好起来”,但愿这句话能实现。 三、结 语 电影《源代码》以一个穿越故事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探索之旅,在精巧的故事情节的牵引之下,我们超越了逻辑时间带来的庸常的思维惯性,体会了科幻电影所有的超越束缚和限制的思想快感,但伴随着剧情的逐渐深入,导演强烈的意图和浓重的压抑感呈现出来,诱发我们思考科技的作用,人类进步的意义、人的权利、人性的本质等问题,在科技至上的时代,战争、技术、人之间的不可调和性似乎变得越来越尖锐,电影强烈地提示着我们人之为人的本质问题。 [参考文献] [1]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 贾磊磊.影像的传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