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多疑性格解析(2)

时间:2014-01-04 15:43 点击:
(一)深入骨髓的儒家思想 曹操生活在东汉魏晋时期,那时人们的思想是援道入儒,使儒、道合二为一。一方面追寻道家人性上的解放,另一方面又不能摆脱对儒家礼教的遵从,并竭尽全力让二者融为一体。达官显贵也好,市

  (一)深入骨髓的儒家思想
  曹操生活在东汉魏晋时期,那时人们的思想是援道入儒,使儒、道合二为一。一方面追寻道家人性上的解放,另一方面又不能摆脱对儒家礼教的遵从,并竭尽全力让二者融为一体。达官显贵也好,市井百姓也好,建功、立业、忠君的儒家思想已深入骨髓,无法剥离,曹操也不例外。曹操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生活、成长。出任洛阳北都尉、继而出任东郡太守时的曹操,刚直不阿,不向权贵低头,品质优良。曹操拒绝与董卓狼狈为奸,逃离是非之地聚众伐董。此时的曹操,满心报国之志,一心匡扶社稷江山,治理乱世,治理朝纲。而这之后,在铜雀台与群臣饮酒时,向众人表达了“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做征西将军”的初衷。曹操的内心世界里,儒家思想一直支撑着他,希望自己死后封作“征西将军”。手握重兵、权倾一世、爵位显赫后的曹操,初衷早就荡然无存,与过去的自己大相径庭。膨胀的贪欲之念,使他做梦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不难看出,他由一开始入城见帝,拜于殿街之下,到剑履上殿,杀国舅,弑伏皇后,僭越之心已显端倪。许劭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谓是对曹操生平的解读。也难为曹操,穷尽一生,血火拼杀,万万人之上,却终未登上皇帝的宝座。在浓厚的儒家情结的作用下,他在进与退之中煎熬挣扎。这种矛盾,使他一方面忧天下而忧,一腔热血洒满乾坤,一方面,喜怒无常,暴虐滥杀,废天子,一步登天的欲望时刻萦绕于心,甚至在梦里。
 (二)遭人鄙夷的童年
  曹操的童年是不幸的,是遭人鄙夷的。在对于一个人性格塑造最为重要的人生之初,这种不幸伴随他很多年。曹操本姓夏侯,其祖父曹腾是侍候皇太子读书的小太监,由于左右逢源,机敏过人,接连服侍了四五个皇上,这时地位已极高,于是便领养了曹操的父亲曹嵩,以沿袭自己的爵位,有人给自己养老送终。曹嵩从此扶摇直上,一步登天,位列三公。人类历史上,宦官历来为人所不齿,曹氏家族虽位高权重,仍不能幸免于此。曹嵩虽身居显位,腰安富恤,只因是宦官的养子,和名门豪族比起来社会地位不知要低多少。此时曹氏一门依然是不得享有政治特权的“寒族”,官僚士大夫的白眼,主流社会的排斥,又加上常遭人唾弃,使曹家人的心灵痛苦又无奈。这些无形中渗透给了曹操。曹操被骂为“赘阉遗丑”已是司空见惯。很难想象,幼小的曹操是多么惶恐而自卑,多么悲伤又无助。即使锦衣玉食也难以抹去心中累累的伤痕。如此家庭成长起来的曹操,从小就没有安全感可言,生活上便放荡不羁。打鸟狩猎,舞枪弄棒,回家很晚,让人牵挂。叔父很看不惯侄子的所作所为,向其父亲曹嵩告曹操的状。曹操怀疑叔父不喜欢他,就想离间其父与他的关系,使父亲不再对叔父的话深信不疑。一天,曹操偶遇叔父,就按自己事先设计好的佯装口歪眼斜,像极了中风,叔父火急火燎地禀告曹嵩。曹嵩去看儿子,见曹操没有丝毫异常,很诧异,问曹操:叔父说你中风,你现在不是好好的?曹操告诉父亲绝无此事,是叔父讨厌他才诅咒他。曹嵩从此再也不听信弟弟的话,曹操更加为所欲为。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因为多疑,幼小的曹操便开始对人加以提防,对叔父都如此。普通人家的孩子恐怕不会这样。父亲爱护曹操,给他起阿瞒的名字,或许不只希望他大吉大利,更隐藏着不想让外人得知自己儿子是宦官后代的良苦用心吧。非正统血脉的自卑感像空气一样弥漫,无形中,又像一颗种子一样生根发芽,也或者,曹操至死都还为此深深叹息。曹操自尊心大受打击,这种不安,这种永远不及高贵正宗血统的想法,是否与他终生相伴,成为他一生无法摆脱的噩梦,使他的灵魂无法在红尘以外安息呢?人生的遗憾,说出来还好,可悲的是有口难言。曹操不能释怀,直到百年。童年的自卑令曹操如鲠在喉,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信任他人,他多疑,他神经质,他刚愎自用,甚至达到了偏执的程度无法自拔。人海茫茫,他却怅然若失,不知自己身居何处,他曾放浪形骸,桀骜不驯,极力逃避现实,掩饰自己内心的悲愤和苦涩,他拭目以待,看准时机不惜以毁灭的方式发泄内心说不清的东西。步入社会以后,曹操已完全摒弃了少年时的贪玩和不更事,他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曹操力求在乱世中求得利禄功名,强大自我,改变深埋于心的自卑情怀,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时起他发奋读书,勤于学业,十分刻苦,苦心人天不负,曹操终有所成。
  (三)惊心动魄的战争环境
  《三国演义》的全部历史,是人民的血泪史,也是千万英雄奋争的战斗史。据说曹操年少时,太尉桥玄很看好他,认定他就是能挽救社会危局的人。曹操果真就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破黄巾,灭了袁术,收复袁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驰骋万里,纵横天下,将中国北方统一,从战乱中救民于水火。曹操一生经历了多少坎坷磨难连他本人也很难说清。这些富有刺激性的事件使曹操原本多疑的性格又加深了一步。这位受世人敬仰的一代天骄,有过不少离奇的遭遇,可谓九死一生。濮阳中计被困差点丧命,割须弃袍那次也险些命丧黄泉。金戈铁马,与死神数次擦肩而过的曹操,神经紧绷,丝毫不得懈怠,无时不被心惊肉跳的紧张氛围所困,日复一日,心神疲惫至极,焦虑之情与日俱增。众所周知,每个人心里承受力都有一个限度,曹操的心理负荷早已打破这个局限,他的精神经常高度紧张,从而焦虑过度,长此以往导致身体、精神均患上疾病:风疾、头痛,过分多疑,等等。
  三、结 语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