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颜真卿为唐代著名书法家,他在继承晋代二王书法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秦汉诸碑的精髓,从而自成一家。颜体字凝练浑厚,纵横跌宕,备受书法爱好者的青睐。遗憾的是保留下来的颜体数目有限,虽然将颜体字经过拆分之后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颜体字库,可以用来形成新的颜体字,目前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很多,有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1],基于编程方法[2],还有基于数学形态方法[3]。然而,采用部件拼接的方式必然容易失去颜体本来的面貌。由于形状上下文[4]本身很好的鲁棒性和紧致性,应用于车牌识别[5]、人脸识别[6]、以及验证码识别[7]等方面。因此本文以形状上下文的方法来研究颜体碑帖。以碑帖中的"中"字进行相似度的研究,并与汉鼎繁颜体进行比较。 2形状上下文算法 2.1形状描述 对碑帖中的文字进行抽样,可以表征文字的形状信息。在图像边缘检测的基础上,可以得到边界点集p={p1,p2,L,pn},pi∈2。在得到的点集中,对每一个点pi,其余的n-1个点和该点可以构成n-1个向量,这些向量可以用来表征该点在形状中的位置,包括方向和距离。为了让描述集的向量对距离更近的样本敏感度更高,我们将图像中的位置进行对数极坐标变换,上面的点集描述看做是在对数极坐标下的描述。 2.2形状直方图 为了有效表示这些向量以及他们的关系,以形状直方图的形式来表示这个n-1向量。同时便于量化处理,引入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其中方向参数表示将圆周分成的份数,距离参数表示将向量长度分成的份数。形状直方图是用来描述方向和距离给定的前提下,各个方向和距离上分布向量的个数。 形状直方图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k∈{1,2,L,K},K为对数极坐标下方向参数与距离参数的笛卡尔集。为了便于描述,我们将对数极坐标系用来表示,将进行12等分,将图形中最大的距离点进行5等分,则将图形空间分成12×5个bin。表示对数极坐标系下点q相对于pi的第k个bin中。 2.3相似性度量 采用上面描述的方法可以得到图形中每个点的形状直方图,接下来要比较两个两个图形的相似度,只需要通过对两个图的每个点进行形状直方图比较即可。计算两个图形的形状直方图匹配代价,我们采用x2分布进行统计,公式如下: 其中,hi(k)为图形点集p中的点pi的形状直方图,hj(k)为图形点集q中点qi的形状直方图。 按照上式可以得到两个图形的匹配代价矩阵C,对矩阵C进行点的匹配操作,这个操作过程是典型的双向图的匹配问题,我们想得到匹配的最小值也即形状上下文代价 利用匈牙利算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试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验证算法的性能,本文从两块《颜勤礼碑》中选出"中"字进行计算,作为颜体成熟的一种形态,从外观上已经很难看出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下面就从算法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比较,寻找细微之处。 首先从这两块碑帖中选出两个35×35大小的中字(图三)和(图四) 使用matlab编程去除背景并采样,获取图形的轮廓信息(图六) 计算(图三)中的轮廓对(图四)的弯曲能量数值,并将其中需要经过仿射变换以后获得(图四)的部分,计算仿射变换代价,并绘制比较图(图七) 经过形状上下文变形后的图形如(图八)可以看出将(图三)上的"中"经过形变以后,与(图四)上的"中"字差别不大。 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图三)与(图五)进行比较如(图九) 不难看出,(图三)上的"中"字经过变形以后得到的"中"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这两个"中"字在风格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数值上就是形状上下文代价的值较大。 衡量指标 4结论与展望 颜体作为一门书法艺术,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尤其以《颜勤礼碑》最广受推崇。以形式上下文的方法来研究颜体,可以看出颜体本身在字体风格上已经成熟,考察指标弯曲能量、仿射代价以及形状上下文代价值都很小,说明文字书写本身已经相当稳定。而目前在电脑上使用的汉鼎繁颜体,从这几项指标上来看还是差别比较大。这说明汉鼎繁颜体本身只是模仿颜体的书写风格,在构字上与颜体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的意义在于给出一种风格字体的衡量标准,可以用来衡量字体的不同,也可以用来作为笔迹鉴定的一种方式。未来将对所有的颜体字进行比较,找出颜体字的规律。 [参考文献] [1]丁华伟,汪晓锋,李宝磊,等.基于部件拆分的颜体字合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1):49-51. [2]黄国良,孙鹤,施心陵,等.颜体部件合成造字的实现[J].信息技术,2012,3:33-35. [3]李宝磊,汪晓峰,丁华伟,等.基于数学形态学算法的颜体字合成[J].计算机工程,2011,37(15):195-196. [4]BelongieS,MalikJ,PuzichaJ.ShapeContext:ANewDescriptorforShapeMatchingandObjectRecognition[D].Berkeley,CA,USA: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2000. [5]万燕,李晓园,周增刚.基于形状上下文的低质量车牌字符识别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30(5):267-270. [6]陈慧静,夏小玲.基于形状上下文的人脸匹配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9,35(3):208-210. [7]贺强,晏立.基于形状上下文的复杂验证码识别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1,37(2):20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