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会议报道,可以让受众及时而准确地知晓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当前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用以指导具体的工作、生活实践,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指导性和可视性。而在当今媒体蓬勃发展,信息资讯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的当下,区域性地方电视台在每天的会议新闻报道中,如何改进会议报道,提高会议报道质量,让其更有效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位电视新闻从业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 、地方台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现状 当前电视台新闻节目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会议报道过多过滥,地方台尤其如此。短短的十多分钟的新闻节目,会议报道占了大半,而且“千会一律”,简单乏味。大致我们可以分为两点: 1、会议新闻越来越冗杂繁琐。大到四套班子会,小到部门会,逢会都要请新闻单位采访报道。县级台新闻节目一般在15分钟左右,一旦掌控不当,会议新闻所占比重就占到一半以上;遭到开会凑拢的月份,一期新闻近乎是清一色的会议报道。 2、时政报道“婆婆”太多,号令性报道印迹显著。不看会议内容,而以参会领导的职务级别来取舍新闻价值的大小。笔者根据实际采访中的情况看到,别说地级市,县级市常委以上的领导至少也有五六个,再加上人大、政协、政府、检察院、法院等等,万一哪天这些领导都有行动,当日的新闻15分钟都不够播。这还要除去上级领导下来的调研、视察之类的活动。 二 、影响电视会议新闻现状的因素分析 从主观方面来看,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一些记者不是以新闻价值为标准取舍报道会议题材,选择报道形式,而是依靠会议材料和会场作程式化的报道,当然这与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有极大关系;二是一些记者职业道德欠佳,不管有无新闻价值,有“好处”就报,唯主办方要求为准;三是有些记者对会议报道带有成见,认为会议报道形式单一,难以“出彩”,于是不下功夫研究如何提高报道质量和如何创新突破。以上种种因素,都致使会议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使会议报道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三、解决方案 1、会议报道时间的长短要适度,要根据会议内容来提炼出报道的核心,用最精炼、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众传递信息。在笔者看来,会议报道的时间不是短了就好,也不是长了就能说明问题。对于比较重要、具有新闻价值、内容较多的会议可以化长为短,即把一个重要的会议按每个问题的中心内容分成多条消息,或连续报道,或集中地多侧面进行组合报道。会议报道该长的,不能人为地压短就应付了事;而该短的,也不能评主观意志人为地拉长,这就是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2、撇开会议程序,选取最佳报道点,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每一次重大会议,总是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把这种联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报道,就会使会议报道与群众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观众兴趣,提高节目收视率,也提升了节目的档次。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台(包括我局电视台)已经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会议新闻报道形式。比如我局电视台在一年一次的“两会”即县人大、政协会议的报道中,采用场内报道与场外报道相结合的报道方式,不仅把会场内的新闻报道好,反映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两会”的高涨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同时还派记者深入到群众中去,更多地采访广大群众对会议的建议和意见,以及会议是否反映了他们的呼声,解决了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在会议报道中同时反映会场内外的情况,把场内、场外的情绪相融合,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加大了信息量,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同时还提高了记者采访报道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实,报道党代会、人大会、政协会等重大会议时,要想在形式上作较大创新是不太容易的,除采用化长为短的方法,还可选择制作专题、专访和特写节目,将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和所作的重大决策逐一播发出来,既搞活了会议报道又避免了单调冗长,增强了宣传效果。 3、保持会议报道的连续性、一致性和针对性,不能虎头蛇尾,油水分离。会议新闻一般分为两大类型,朱利安·哈瑞斯等人称之为预告型和后续型;而威廉·梅茨在《怎样写新闻》中则称之为会前消息和补充报道。会前新闻所要传递的信息包括会议主体的名称,会议的时间、地点、议程、参与者;会后新闻所要传递的信息则主要是会议结果,使一切的“悬念”落归实有,换成结论,使受众参照自己的“期待目标”进行思索、判断。我们知道,地方党委、政府召开的会议并不是孤立的,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其中特别为人们所关注的,就是各种政策动态,诸如物价、就业、工资福利、文化教育、金融保险等等。几乎没有人不关心政策,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至当地“菜篮子工程”,都为千家万户所瞩目。如果我们的记者是个有心人,在会议召开之前,就该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