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具有神经症人格的天才诗人 从第一首诗《松塔》开始,顾城在诗歌创作中显示出的那种明净、细腻、敏感、机智、唯美,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单纯而美好的世界,所以就有了舒婷送给他的“童话诗人”的冠冕。于是,那个似乎永远长不大的、任性的孩子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1993年,从新西兰激流岛传来顾城砍死妻子谢烨然后自杀的消息,闻者愕然。善良与凶残,这两种反差巨大的、不协调的人性品格竟然会出现在顾城身上,令人不可思议,从而引发了关于“诗人之死”的话题、争论,有同情,有赞美,有谴责,有痛骂。十多年过去了,对于顾城之死人们做出了文化学、社会学、哲学等等多方面的解释,都有着一定道理,但论者似乎有意或是无意地忽略了顾城的内心世界、生活世界,而这一点对于解读顾城之死具有根本性意义。对此,同是朦胧派的诗人舒婷说过:“不能以正常的道德范畴,个人品质和社会公德来解释,看待这件事情,应该更多的从心理、生理上看顾城。”这里,我们试图从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入手,以探究顾城的心理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原因,为顾城之死提供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 顾城在他的诗作中关注着美与生命:白鸥、蒲公英、蟋蟀、油菜花、小鹅、竹笋……这些都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学诗笔记》),但他的诗歌也同样热忱地表现着死亡与黑暗: “睡吧,闭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生命幻想曲》),“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墓床》)。在这里,诗人的态度是平静,甚至是有所迷恋的,死亡不是绝望,不是恐怖,而是一种归宿、慰藉,是避难的城堡、翱翔的乐园。这种对死亡的诗性诠释不同于形而上的哲学表述:诗人确实需要这么一种境界放置自己的灵魂。这是完美的追求,但也是无望的逃避。逃避世俗生活带来的烦恼,自造一个理想的天地。从人格方面来说,它不完整,不完善,表现为自闭、偏执、自恋。 对于这种人格,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认为它是一种神经症型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