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基督山伯爵》中,爱德蒙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年轻水手一步步蜕变成成熟睿智并将仇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基督山伯爵。本文试从世界文化的永恒主题——启蒙旅行的角度对爱德蒙唐泰斯的成长进行梳理,分别从出身与品性、历练与考验、生存a与死亡三个大的方面对爱德蒙唐泰斯的蜕变进行分析。指出其蜕变的必然性,即经过启蒙旅行的磨练后生理心理双方面的成熟以及复仇所需的必要因素的获得。 关键词: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 爱德蒙唐泰斯 启蒙旅行 成长小说 世界各民族和部落为了将自己的精神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需要源源不断的继承人。这些承载着一族文明的继承者们需要具备很高的道德素养,他们必须抛弃人性中自私、贪婪、残忍的因素,做一个正直、仁慈、敢于为民族或部落献身的人。为了培养这样高素质的青少年,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启蒙故事。通过分析归纳,不难发现这些启蒙故事的深层结构是同质的,即“在世界文化中,神话、民间传说包括童话经常反映一个永恒的主题:启蒙旅行。”①,所谓启蒙旅行实际上就是青年英雄实现蜕变的过程。 作为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为大仲马赢得了“世界通俗小说之王”的美誉。小说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本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水手,他享受着即将升职为大副的骄傲和迎娶心爱姑娘的喜悦,未来之路对他来说看起来是一片光明。然而就是在最春风得意之时,他被三个奸人陷害,被判处终身监禁。在暗无天日的监牢里熬过了几乎绝望的十四年。后来幸得他人所助,他从狱中逃跑了。小说情节随着爱德蒙报复计划的展开而渐入高潮。爱德蒙的蜕变和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我们将爱德蒙唐泰斯的蜕变与启蒙旅行的原型进行比对,就会发现基督山伯爵的成长经历具备启蒙旅行的全部特征。 一.出身与品性 (一)奇异出身 大仲马赋予了爱德蒙传统启蒙文化中英雄人物所必须具备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生母缺场也为爱德蒙德出身增添了一丝离奇的色彩,这样的出生向读者暗示了这位少年主人公有神的庇护。这就使爱德蒙遭遇中所有的离奇和巧合变得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也就为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找到了一个理所当然的“借口”。标致的相貌和与生俱来的气质使爱德蒙在复仇过程中左右逢源变得理所当然,而母亲的缺场又让读者对这位青年人的悲惨遭遇更多了一分同情怜悯,似乎这位小伙子得到上苍更多的垂帘也是应该的。这如鱼得水的人际场和老天的危难之际的眷顾为爱德蒙铺平了日后的复仇道路。 (二)大智与慧根 从小说的后半部即基督山伯爵的复仇计划中,能看到爱德蒙那令人拍案叫绝的智慧:滴水不漏、步步为营,在关键时刻将平时看似不经意间实则故意布下的定时炸弹一次性地引爆,绝不给仇人丝毫辩解的机会和翻身的余地。成为基督山伯爵后,爱德蒙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眼神都是有其用意的,他在基督山伯爵、水手辛巴德、布鲁尼神甫和威尔莫勋爵这几个完全不同的角色间自由地转换而不为任何人察觉。与基督山伯爵熟练地周旋于各个仇人间运用他的智慧来玩弄敌人的那份老练相比,监狱中的爱德蒙唐泰斯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真正的聪明劲儿。在监狱里简陋的环境里,他仍学会了几门外语、学会了通过数学计算来理解任何问题,学会了用化学方法研制各种药剂,也学会了上流社会人所具备的优雅的绅士礼节,这些知识为他日后的复仇奠下了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基础。 二.历险与考验的过程 (一)精神考验
爱德蒙遭受的精神创伤是其性格大变的根本原因之一。他受奸人所害。在等待裁决的过程里,他经历了由自信到相信希望再到绝望的过程:在他以为自己即将被释放时迎来的却是要被终身监禁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的事实。他在绝望中凭借着对死亡的希冀来寻求慰藉。“那种绝望比疯狂更可怕,因为疯狂至少证明人还有激情,还有力气生气、发火,而绝望则意味着放弃一切努力抗争,万念俱灰地走向死神。”②当他好不容易逃出地牢,迎来的却是父亲去世和未婚妻嫁给仇人的惨痛事实。这两重打击彻底杀死了曾经天真而单纯知足的爱德蒙唐泰斯,爱德蒙蜕变的导火索被彻底点燃了。他隐忍多年机关算尽终于迎来能铲除费尔南和维尔福的时机时,又为了他爱到灵魂里的女人梅尔赛苔丝和他最亲爱的孩子马克西米利安而不得不收手。精神的折磨伴随了基督山伯爵的成长,爱的人不能陪伴在身边,仇恨的怒火又不能得到彻底的宣泄。他品尝过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滋味,也挣扎着从绝望的火坑中脱身。然而当心中的怒火终于能得以宣泄的时候,他又不得不为所爱之人强按下这积攒多年的怒火来灼伤自己的心。他认识到了想要成功地复仇就必须要学会残忍、圆滑、毫不留情。面对恨到骨子里的仇敌仍能保持平静与微笑,而这份冷静正是在执行复杂的报复计划时所必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