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区参与研究 以孙九霞、保继刚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学者,围绕着社区参与的内容、方式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了实证研究。 孙九霞、保继刚在《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中提供了景区社区一体化的社区参与的典型个案[35]。他们在另外一篇论文《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中则对以旅游发展为动力的傣族园社区进行了乡村都市化的关联性分析[36]。他们所发表的有关社区参与研究主题的论文还有:《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等。 其他学者所进行的社区参与研究有:刘纬华的《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胡志毅、张兆干的《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占红、张金屯的《芦芽山旅游开发对社区的影响》,陈飙、钟洁、杨桂华的《云南香格里拉藏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的限制性因素研究》、于萍的《社区参与古镇旅游发展研究》、左冰的《西双版纳傣族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行动逻辑——兼论中国农村社区参与状况》、颜庭干、雷天来的《村落旅游社区参与的实证研究——以江西婺源县长溪村为例》等。 三、结论 旅游人类学在西方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建树还是在成果产出上都初具规模。相比之下,国内的旅游人类学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着研究队伍尚未形成规模、科研成果不多等问题。尤其是从学术的角度看,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无法与西方相比[20]。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内的旅游人类学也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借鉴西方的理论成果和经验为己所用,对于这一新学科的发展还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黄福东.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现实的有关理论浅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1).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J].旅游学刊,2004,19(6). [3]TrevorSofield,徐红罡.旅游与人类学:研究与实践[J].思想战线,2008(4). [4]覃德清,戚建玲.西方旅游人类学与中国旅游文化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1(3). [5]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1(3). [6]路幸福,陆林.国外旅游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1). [7]张晓萍,刘德鹏.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对目的地负面影响研究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10,21(1). [8]张晓萍.旅游人类学在美国[J].思想战线,2001,27(2). [9]宋秋.旅游真实性问题之实证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2(3). [10]赵梅.旅游人类学理论概谈[J].广西民族研究,2008(1). [11]张晓萍.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J].思想战线,2003,29(4). [12]费婷婷,杨剑.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关系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3). [13]NelsonH.Graburn,金露.中国旅游人类学的兴起[J].青海民族研究,2011,22(2). [14]彭顺生.中国旅游人类学发展述评[J].思想战线,2005,31(1). [15]宗晓莲.西方旅游人类学两大研究流派浅析[J].思想战线,2001,27(6). [16]张晓萍,黄纪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0,26(2). [17]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28(1). [18]光映炯,张晓萍.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 [19]李伟.旅游人类学的建构与本土化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4). [20]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29,(6). [21]夏赞才,旅游人类学近1/4世纪研究的新成果—《主客关系新探:21世纪旅游问题》述评[J].旅游学刊,2005,20,(3). [2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3]ValeneL.Smith主编.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24]DeanMacCannell.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张晓萍,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5]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2). [26]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文化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02. [27]宗晓莲.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形式与影响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05(4). [28]宗晓莲,戴光全.节事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表达及其旅游影响——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旅游人类学解读[J].思想战线,2005,31(2). [29]肖坤冰/问,彭兆荣/答.多维视野中的人类学西南研究——著名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9(4). [30]徐杰舜/问,彭兆荣/答.从“学术浪子”到学术带头人——访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J].青海民族研究.2011,22(2). [31]彭兆荣.“东道主”与“游客”:一种现代性悖论的危险——旅游人类学的一种诠释[J].思想战线.2002,28(6). [32]杨慧.旅游发展与丽江古城命运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1). [33]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J].思想战线,2003(1). [34]光映炯.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艺术变异研究——以丽江大研镇纳西族东巴艺术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3). [35]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6]孙九霞,保继刚.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