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行为方式的改变 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人们的行为可能迥然有别。譬如,有些人本性节俭,可和熟人一道上街时,会买一些平时嫌贵的东西——这未必是为了炫耀,很可能只是为了防止熟人误解、笑话自己。 在自媒体时代,那类喜欢发帖报道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人,极大地压缩了自己的私人空间。为了增加浏览、转发、评论和关注者的数量,他(或她,下同)的言论和行为不再完全发自内心,他的表达尤其变成了一种表演,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迎合读者或潜在读者的口味和期望,或者故意逆敌人、对手的期望,以使其难受。一旦在关注者圈子中确立起了某种他所期望的形象,他还会竭力去维护这种形象,而未必肯顺应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思想已发生变化。他成了一个演员,迷上了自己所演的角色,不再完全按自己的本色而活。 从厌恶“老大哥在看着你”、想方设法掩饰自己,到希望有读者来关注自己,并根据读者可能的反应而调整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总的说来,这是一种好的转变。因为,即使一个人内心阴暗,他也期望周围的人拥有各种美德,阳光、向上、善良、美好,不会算计、陷害自己。根据大众的期望作调整,只会使自己的言论变得更能为大家所接受,譬如更宽厚、更勇敢。而习以为常之后,其行为也会更为侠义。 两种空间、两种生活 在开通自媒体之前,自媒体用户常常是孤立的个人。由于生活圈子很小,与周围的为数很少的人可能还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他们很难遇到志趣相投、志同道合、可以敞开心扉之人。开通自媒体之后,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好友,或者与一群共同的网上好友结成精神社区。他们不再孤独,可以超越空间的阻隔随时与灵魂上的好友相会于网络。原本他们只拥有现实的空间,只能过一种生活,也即通常是单调、琐碎、乏味的现实生活。现在,他们有了另一种选择——到虚拟空间去过通常是充实、宏大、激越的网络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对自己的身份(学历、职务等)和状况(收入、地位、声望等),甚至年龄和性别不满。进入虚拟空间后,他完全可以取一个新的理想的名字,根据自己的心愿而重塑自己的身份和状况。人们并不知道在显示屏后的,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只狗。几乎所有的人都从零起步,不凭权力、金钱、出身,而光凭本事(言、行,主要是言论)以闯出声望。现实生活中籍籍无名的失意者,可能在虚拟世界暴得大名,拥有众多的关注者。哪种空间、哪种生活更有吸引力呢?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显然是虚拟空间和网络生活。这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总盯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原因。 两种空间、两种生活会导致双重人格——现实的与理想的,真实的与表演的——两者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可能越拉越大,造成人格的分裂;也可能愈见缩小,导致人格的升华。 被网友扯入众多的事务 通常,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其次是周围亲友的事务,再次是亲友圈所关注的事务(作为谈资)。有了自媒体所营造的虚拟空间之后,人们的朋友圈子扩大了,进而,人们所关注的事务也明显扩大。原本被人们漫不经心,当作天方夜谭来听的遥远、偏僻山村的人和事,因为那里有自己的网友,变得和身边的朋友的事务一样值得我们关注。而网友所关注的话题,更是变得极其的广泛。不知不觉间,整个地球,尤其是讲汉语的中国,真成了一个村庄,那里的事务全都值得我们关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人所遭遇的不公,都会让其他地方、其他的人感觉唇亡齿寒。 谁希望在自己受难、蒙冤时,四周的围观者保持沉默?推己及人,看到其他网友受难、蒙冤时,博主们也感觉骨鲠在喉、需要发言。于是,地方性事件很快就变成了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事件。零散、微弱的正义之声得以集中,有组织的阴暗势力开始遭遇大规模的抗议和抗争。面对有组织的阴暗势力,孤立的个人往往会生无能为力之感,进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放弃抗议和抗争。随着在自媒体上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者,他们会战胜那种无力感,恢复公民的责任感,变得越来越热心的关心公共事务。 新媒介是不可抗拒的 新媒介一旦被从瓶子中释放出来,就不再可能被关回去。它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虽速度可能变缓,但非人力所能遏止。与把互联网、自媒体当一种工具来使用的六零后、七零后不同,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将视互联网、自媒体为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的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