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博大精深的佛学理论包含了哲学、天文、地理、科学等丰富的学科知识。本文从佛教理论的观点结合近现代物理、化学研究的成果,从物质的本源和产生、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等方面论述了佛学理论的物质观。 关键词:佛学理论 物质观 前言 佛教自两汉时期由古代印度传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因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中包含了哲学、天文、地理、科学等丰富的学科知识,除了对信众的精神及价值观产生深渊的影响外,对人文特别是对自然科学研究的价值常常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我国几千年的本土文化是儒、道文化,似乎佛教这种外来文化未能根植、熔融于本土文化之中。2、自然科学研究习惯对象于实物(微观和宏观),人们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往往是看不见的“心性或精神”修炼,难以和客观实物联系起来。尽管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引用佛教理论较多。3、相关理论研究有待于突破思想障碍。哲学研究中有唯心和唯物两种不同的派别,但佛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它引导众生通过修行开智慧体认宇宙人生的真相。 2006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北京松竹书院开坛第一讲《现代科学观看佛学》中,用量子物理学的观念与庄子和佛学比较,提出佛学要重现世界 “本来面目”。同时指出,佛学并不反对科学,它的目的是“返本还源” ,即在更高层次上见到“本来面目”。这个“开讲”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打开了更高的视野,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现阶段探讨佛学理论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文章较少,本文试图运用佛教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谈一谈有关物质的本源、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问题。 1.物质的本源和产生 1.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和基督教的观点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雨水的聚集汇成了海洋,在海洋当中形成了有机物,有机物又形成低等生物,就这样逐渐地从海洋动物、两栖动物演变成爬行动物,从而进入陆地,最后慢慢进化成人类。基督教教义说,世界是由上帝等造物主创造的。显然,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给出物质“本源”的答案,基督教教义也没有回答物质“本源”的问题,二者只给出了“物质产生”的原因。 1.2 佛教理论有关“物质本源”的观点 佛教理论认为,世界未产生前的状态,即物质的本源是一种称之为“空”的状态,在佛教《俱舍论》等论典中对“空”的含义有具体的解释,在此状态中,不存在任何物质。在这个没有佛、没有众生、没有轮回、没有解脱、没有山河大地、没有任何星球、没有时间概念、没有东南西北上下等方位的,非常宁静的空间中,只存在着“如来藏的光明。”这种状态,与地球没有诞生之前,天体物理学家称之为“真空”的状态有相似的含义。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在真空当中蓄积着能量,在能量挤压之后,就产生了原子核等微小粒子,众多微小粒子的聚合,就形成了肉眼所见的物质,继而产生了星球以及星球上的万事万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佛教理论认为,生命的起源于如来藏,物种的起源也来源于如来藏。 1.3 佛教理论有关“物质产生”的观点 对于物质产生的原因,基督教教义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分别在《圣经》(新、旧约全书)和《物种起源》有详尽的说明。那么,佛教理论中如何解释由“如来藏”这种本源到具体的“物质”呢?“随缘自显现”,随着缘起法则,即条件满足了,物质可以自行显现出来,生命也可以自行显现出来。《楞严经》中,佛教对物质的起源与结构有很精彩的说明。《楞严经》卷三,佛说:“汝(指阿难尊者)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佛把物质分成微尘,再细分变成“邻虚尘”,这是很小、接近虚无的尘。它的结构是“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佛告诉我们,物质状态的细小邻虚尘,再分下去就变成同时含有物质与虚空性质的东西,最后就是虚空(如来藏)而已。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如风缘),由虚空产生有色相的半实半空的东西,然后再衍生出物质。 2.物质的性质
2.1佛教理论对物质运动和变化的描述 佛教理论用“生灭”、“无常”描述物质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这一基本性质。实际上,“一刹那”就是佛经中对短暂时间的描述,“劫”是对漫长时间的描述。无论是经历的时间长或短,“生灭”和“无常”是物质不变的性质,这与现代科学的实证研究是一致的。例如,迄今人们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它都是瞬息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只要条件改变(佛经中成为因缘),物质的性质就会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无常”。宏观上,宇宙中星系在膨胀和坍缩过程中不停地生灭,人类和动植物逃脱不了生灭的规律;微观上,基本粒子也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