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将大量的科普政策(公告、通知等)、资源、信息公开发布已畅通无阻,但实际上与基层科普单位却常常处于“断路”状态,其结果就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边厢,广大基层对科普的需求仍然是嗷嗷待哺:“两岸猿声啼不住”,那边厢,各级政府不断出台的各类科普政策、信息等却早已是网上冲浪:“轻舟已过万重山”,基层单位压根儿就难见其颜,更谈不上利用和受惠了。因此每当问到在网上早已公布的某项科普社会征集资助政策或者相关信息时,越是到了偏远基层单位,对方往往越是显露出一付“不知有汉,遑论魏晋”的表情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此外,由于经费资助都是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的,基本上没有后续资金的跟进,导致建成的社区科普设施和设备缺乏长期维护管理的配套资金,有的甚至仅仅是缺乏诸如日常用电费、取暖费、上网费等,更不用说人员管理费用、维修费用了,加之科普内容、信息方面的资源建设更是远远跟不上,以至于一些花了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的设备使用率相当低下,其直接后果是社区管理者不舍得用、用不起,普通居民用不上、不会用,最后大多变成了高级科普摆设,这充分暴露出当前基层科普硬件、媒介手段的建设与当地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以及内容建设严重拖节的问题。 被誉为传播学奠基人的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在其著作《传播学概论》中谈到发展中国家的媒介传播活动时就曾十分中肯地指出,媒介的“发展计划越来越感觉到对当地活动的依靠,因此它们更趋向于依赖小的而不是大的媒介”,“较小的媒介特别适宜于不同地区的不同需要和在本地区内的水平传播”。这提示我们,科普手段、方式等一要注意与基层当地的条件、习惯相结合,二要尊重当地传统的科普媒介、手段和方式,树立“小的是美好的”,简单适用就是最好的科普媒介理念。即使在号称人人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当代,我们仍然需要认真考虑如下问题:人们可不可以拒绝互联网(包括主动拒绝和被动、部分放弃)?互联网能否替代传统的科普媒介(在传播史上类似的问题其实多次出现)?所谓先进性是取代多样性的理由吗(历史同样给出过答案)? 从尊重传统科普媒介的角度说,传统的传播手段如报纸和与人交谈仍将是我国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比如一些社区自办的“社区科普小报”或者在楼门单元内设立小展板等都受到居民的欢迎。一些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社区和农村甚至采用更加传统独特的形式如用戏剧、说唱艺术等来表现科普。这些无疑都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和鼓励发展。 从结合先进和传统科普媒介的角度说,可以考虑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普媒介和手段表现传统的科普活动和内容,如采取文字化、音像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对社区开展的各种科普活动、展览、讲座、报告、专家指导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加工和后续利用,做成文字材料、图像音像材料、DVD光盘、网络视频等,以方便更多的人随时随地获得各自所需、所爱的科普信息,克服举办科普活动的时间、空间限制。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现代科普媒介手段与传统科普媒介手段仍然需要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尊重,将二者结合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进而推动科普媒介、手段向新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在社区科普的基本硬件建设完成后,应引导科普资金向科普内容、信息、活动等内涵建设方向发展,树立只要是在本社区合适、有效的科普媒介表现手段就是最好的务实精神,多元发展、和谐并进,而不应一味儿地片面追求高、新、贵,实际上却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