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电脑病毒并非是最近才出现的新产物 ,事实上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在1949年通过《复杂自动机组织论》就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一部事实上足够复杂的机器能够复制自身”。计算机病毒发展史也从此揭开了序幕。计算机病毒学界有三种重要的“起源说”,即“恶作剧论”、“加密陷阱论”和“游戏程序起源说”。 1.恶作剧论 持这种论点的人认为:计算机病毒源于一些计算机爱好者的恶作剧。20年前,美国奈尔大学的罗伯特•莫里斯因编写蠕虫病毒程序肇事后,却被称为软件奇才,一些公司出高薪争相聘用他。蠕虫受害者在分析报告中客观地指出:当蠕虫程序混入网络骗取了口令之后,蠕虫程序就已经获取了系统用户的特权,可以读取被保护的数据,蠕虫也就因此而具备了进行严重破坏活动的能力。但是蠕虫现在还没有做这些,它造成的伤害仅仅是使机器运转变缓慢。 2.加密陷井论 这种论点认为计算机病毒起源于软件加密技术。软件产品是一种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品。软件产品的研制耗资巨大,而且生产效率很低,但复制软件却异常地简单。由于各种原因,社会未能对软件产品提供有力的保护,存在大量非法拷贝和非法使用的情况,严重地损害了软件产业的利益。为了保护软件产品,防止非法复制和非法使用,软件产业开发了软件加密技术,使软件产品只能使用,不能复制。 早期的加密技术用以自卫,它可以使程序锁死,让非法用户无法使用,或使磁盘“自杀”,防止非法用户重复破译。后来随着加密与破译技术的激烈对抗,软件加密由自卫性转化为攻击性,于是就产生了计算机病毒。 著名的巴基斯坦病毒C—Brain,是世界上惟一的给出病毒制造者姓名和地址的病毒,其目的就是跟踪软件的非法用户。 3.游戏程序起源说 在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被冯诺依曼提出之后,绝大部份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像这种会自我繁植的程式是可能的 ,可是少数几个科学家默默的研究这一概念 ,十年之后 ,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实验室中 ,这些概念在一种很奇怪的电子游戏中成形了 ,这种电子游戏叫做“磁蕊大战”。 磁蕊大战中:两方各写一套程式 ,输入同一部电脑中 ,这两套程式在电脑的记忆系统内互相追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