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700余万元打造的100平米科普电子显示屏英姿飒爽地矗立在社区广场,农村科普数字家园里最新款的电脑整齐划一地排成气派的方阵,一些以“电子科普”作为主题的社区宣称所有科普活动都可以让居民足不出户、网上参与……这是笔者近几年来参加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建设考察评估时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社区和农村经常见到的情形,而且随着对先进科普社区(农村)投入力度的持续加大,互联网时代的基层科普设施建设正大踏步地向着更高(级)、更新(潮)、更贵的目标迈进,电子显示屏、多媒体可视化建设热火朝天,数字港湾、数字家园设计不亦乐乎。 毋庸置疑,随着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期望不断提高,经费投入更是年年跨越式发展,基层科普环境方面的设施条件普遍有所好转。如北京市在广大社区推广“一站一栏一员”(活动站,宣传栏,宣传员)建设,以及目前基本上每个社区都有的科普活动房间、科普图书室、相关科普设备(有的相当先进——手提式投影仪、随处闪烁的LED液晶显示屏等)以及社区计算机室等。在申请科普资助的演示现场,各路人马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互联网时代的科普十八般新武艺轮番上阵:3D技术、4D体验、计算机模拟、Flash演绎、动漫展示、电子阅读、在线讨论、视频对话、虚拟参观、网上互动……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时不得不感叹互联网时代的科学传播果真是气象一片更新、风景这边独好! 不过,且慢,当问到一位村干部村里的数字科普港湾给村民带来哪些新变化时,这位村干部快人快语地说:“咱村里人交电话费方便多了,再不用去县城了,直接在这里搞定。”当私底下问到上面那个100平米的科普电子显示屏平时都放些什么内容时,负责的社区大学生助理有点腼腆地告诉我们,因为太费电、而且也没有什么科普内容可放,平时都是关着的,今天主要是上级领导和专家来了才打开的……这表明,即使北京的普通社区和农村居民对现代科普媒介和手段的运用实际上也是非常有限的,现实场景中的无奈与申请科普资助时的火爆演示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分析原因,一个颇让人感到好笑和尴尬的问题似乎是“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发展,原先的纸媒体文字和书面内容都越来越多地电子化、网络化了,各部门、各单位、各公司的科普网站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如今任何人在网上随便查找某个东西,相关信息都会铺天盖地涌现出来,的确是非常方便和快捷,然而物极必反,实际上由于信息泛滥、鱼龙混杂无疑导致真伪难辩,面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人们常常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和利用。更糟糕的是这还容易让人产生一个假印象,即好像只要科学知识和信息上了网,便可认定“地球人都知道”了(理论上的理想情况似可如此假设),而现实情形却大不然。看看近些年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方面的一些数据应该很能说明问题: 从2005年、2007年以及2009/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进行的第六、七、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及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来看,中国公众在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方面,传统的一些传播手段依然占主导地位,如电视基本在90%左右,报纸占60%~70%,“与人交谈”更具有中国特色——占40%左右(2009/2010年的调查表明,在农村这个数据可达50%),而普遍看好的互联网,虽然增长比较快,目前也只有27%,而2005年中国科协进行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乡村居民的该项比例更是只有区区2.0%!
与此同时,先进科普媒介和手段的推广运用,如可视化、电子网络传播的强势地位对传统的传播手段(如报纸、刊物、广播、图书、口口相传等)造成的负面冲击是另一个需要值得注意的问题。前者对后者的排斥挤压影响不言而喻,对基层科普而言简直就是双重打击,一则如上面提及的普通社区居民对现代科普媒介和手段的运用实际上相当有限,二则传统的科普手段又一再受到弱化,结果就造成科普信息的流动传播甚至反而可能还不如以前。目前在社区阅览室,订阅报纸、刊物的普遍较少,至于科普类的报刊就更属凤毛麟角了。大多数社区和农村除了被赠送以外基本上没有主动订阅科普类报纸、刊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