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四民社会”存在了几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通过科举制形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循环系统,古代并没有明显的城乡差别,这可能是其重要原因。现代社会,随着城乡问题的凸显、矛盾的涌现,全社会逐渐把目光转移到城乡教育差别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政的干预,城乡二元对立较之以往逐渐弱化,这为我们重提人才循环系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良好契机。 如何促进城乡人才的循环流通?因袭古法,首先鼓励离职退休的公职人员返乡,这为新式精英这一环节的重建打下基础,这是促进城乡人才良性流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中国以农立国,土地、故土在人们的心中有种特殊的情感,中国古代的农民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跻身官僚阶层,官员辞退之后往往最终都会选择“告老还乡”,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在古代乡村社会从无缺乏栋梁之才之忧。 近现代以来,由于城乡二元对立的加大,户籍政策的改变,高考转户口等政策的出台,客观地或者说毫无意识地导致城乡流通机制不畅,“逃离农村”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共识,这样乡绅阶层少了一个主要来源。因此,当前完成城乡人才循环流通的疏导工作主要应放在鼓励离退职的公职人员返乡上,这是促进城乡人才良性流通的根本保障。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帮助其完成经济建设,而农村地区由于新式劳动生产工具的使用,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广大的青壮年农民通过招工的方式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这往往给他们带来巨大和严重的心理反差,这种完全脱离“天地玄黄”的生活使得他们对乡村生活存在着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一部分农村学子通过高考等方式进入城市,因户籍的更改,使得原属于他们的土地被收回,他们退休后无法再回到故土,只能毫无选择地留在城市养老,其子女也成了城市居民。这种情况周而复始,乡村持续不断地为城市提供新鲜血液和精英,而乡村精英本身并没有补给,这样,城乡流通机制变得单一,造成乡村人才的缺乏和断档。 四、总结 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教育受西方欧风美雨的浸染,带有明显的现代化表征。无论是晚清政府、民国政府还是民间的爱国人士乃至普通民众在战火轰鸣、屡战屡败的社会大环境下,都从教育入手,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来改良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进而从整体上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随着期刊报纸等纸质媒介的发展,中国的先进之士和部分教育家试图以报刊为媒介叩开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之门,这种尝试在当时虽然阻力重重,但无疑加大了中国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不断涌现的新式学校不仅仅是对西方文明吸收后呈现的物质存在形式,而且还是对中国本土教育理念的重组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较多,地域差异性较大,但我们在教育上往往奉行着整齐划一的思维模式,虽然我们一直试图增加教育的多样性,但终因种种因素的制约,教育依然呈现单一化的局面。在城乡对立比较显著的今天,我们在城乡的教育上是采取城乡二元化式的教育,还是使乡村渐趋城市,使得乡村城市一体化?农村教育一直很尴尬,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一直掌握在城市阶层手中,面对教科书上许多具有明显城市特征的事物,农村教育变得愈发无奈。我们不禁要追问:农村教育仅仅是给农门学子提供一个“鲤鱼跳龙门”的机会,还是要结合农村现有实际,开拓出一种与农村本身密切相关的教育模式?我们经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如果仅仅把农村教育作为学习丰富的知识从而改变个体的命运的手段,则未免狭隘。 历史是已经逝去的社会生活的总和,而逝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又总是前后相续的,不知历史,便不能知今,更不能顾后。中国是一个历史意识强烈而又有大量史籍、史迹、遗存的国家,目前正处在一个振兴的时代,历史对国人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自不待言。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浩如烟海而又以文言述之的文献史论著作,在浮华速食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品茗细读。本文研究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有一百余年,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如此时间只是弹指一挥而已,但毕竟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已经太久,老学究式空谈义理已经无法使人信服。因此本文试图打开历史卷轴,横陈整个社会缩影,“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学史”,这是史学的核心精神和价值所在。 我们研究农村教育目的是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农村教育:“它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5]这是我们每个关心教育的人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4. [2]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 [3]王先明.从《东方杂志》看近代乡村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的视角及其他.史学月刊,2004(12). [4]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7. [5]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读书,20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