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成为重要课题。基于实践检视与思考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核心问题,包括诉求与挑战、要素与环境、对策与建议。提出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四个要素:愿景、路径、组织和资源;三个营造其专业成长环境的机制: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支持,示范重要的价值观和实践,激发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三个对策:完善乡村教师的师资源流,建置乡村教师研修顶岗中心,建构乡村学校改进的内部能量;三个建议:破解失衡机制,破解无形制约,破解制度屏障。 【论文关键词】乡村教师;教师教育;能力素质提升 乡村中小学教师是乡村教育的胝柱,其能力素质决定着乡村教育的水平。本研究以吉林省为例,全省共有中小学教师近24万,农村教师近18万,其中乡镇以下的乡村教师近6万,占中小学教师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在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试点项目中,我们对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做了大量的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重点检视与思考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三个核心问题,包括诉求与挑战、要素与环境、对策与建议。 一、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诉求与挑战 (一)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诉求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需要合理现实的专业发展"期望起点"。然而,当下城乡趋同模式下的专业发展在乡村教师的知觉中,常常是理念与立意良善,但缺少乡村特质,不符合他们的诉求,使乡村教师专业形象与内心的困乏感有很大的心理距离,毕竟他们及其生存环境与城市教师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异质性,因此在专业化的进程中一直没有获得过话语权,处于被遮蔽和隐匿的状态,乡村教师的专业化过程被引人一场几乎没有终点的追赶城市教师的文化苦旅。[1]所以,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要重建其专业发展的"期望起点","期望起点"要以乡村教师对专业提升诉求作为基础来强调未来的行动。 1.乡村教师对专业提升话语的诉求 教师专业提升是个人与专业认同交织的结果,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浪潮中,乡村教师被带入专业化发展的怪圈,原本是乡土文化传承者和学生关怀者的他们在自己专业提升中话语缺失,常常因"城市化的评价尺度"被贴上素质低下的标签,乡村教师被外部的期望所围困,而外部的要求扭曲了他们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使他们正面临专业身份认同危机。在追赶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教育的主动权,如同硬盘被格式化清除一空。但他们专业发展及相关的评价从形式到内容都是被严格的控制与规约,如同层层的网页界面链接花样不断,抽象的文本标准要求,让他们模糊了自己对专业的应然设想:我是谁,我要往哪里走,我可以改变吗,这些问题是他们无法检视与觉醒的。但实然的样态却是乡村教师承担了基础教育中最艰巨的任务,正如有的乡村教师所言:只有在村小工作过,才知道什么叫"无奈",什么叫"举步维艰"。乡村教师是推动农村教育摇篮的手,在教育发展与改革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因此,在他们专业提升的过程中,应赋予其话语的权力,激发他们重写教育和教学的生活故事,重塑作为教师和个人的主体,而不是让他们沦为不折不扣的教育边缘人。在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规划设计中,要有全息的视角,凝聚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个体信息点,创建一个在他们中能真正落地生根的规划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