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搭建直销平台,构建学术图书发行的新渠道模式 要建成运营专门的学术图书购书的网络,作者和读者能在网上最快实现信息对接。然后,依托网络信息平台,依靠出版、发行、零售等上下游的业务关系,实现对图书的快捷配送。对于学术图书的营销,出版社不能一味地依赖馆配商或其他中间商,而要努力完善自身的图书馆及其采编机构、人员的数据库,开拓学术图书营销渠道的终端市场。出版社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图书馆及其采编人员开展关系营销,逐渐与其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大学社的学术书销售,无论从数量还是回款来说,都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六)重视馆配 馆配商对于出版社学术图书的销售至关重要。馆配商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术图书的销售数量、码洋和回款。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各具优势、学科特色鲜明的馆配商,这就要求出版社“因地制宜”,选择该地区对本社来说比较有优势的馆配商,负责本社学术图书在该地区的营销工作,并根据各馆配商业绩的差异选择差异性的优惠方式,调动其积极性,以期扩大本社学术图书的地区销售量。另一方面,出版社也可以在选择各地区比较优秀的馆配商的同时,选择那些比较有实力、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与全国各地区各类图书馆联系密切的大馆配商(如北京人天、北京中教图、湖北三新、安徽儒林等)作为自身的合作伙伴。 (七)国家和社会支持 国家应该从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创造有利于全民阅读的社会环境和有利于良性出版发行机制形成的大环境:可以借鉴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继续深入学术图书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完善现行的学术图书出版发行机制,创造良性互动的行业环境;加大学术图书出版基金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学术图书出版基金的监管制度,促进大量高质量学术图书的出版;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并兼顾国际规则的学术评估制度,既有利于高质量学术图书的出版和发行,又有利于学术新人的培养;继续放宽民营书店的准入门槛,给学术图书流通市场增添活力;提倡报刊和网络等媒体良性引导,建立有利于学术图书流通的社会舆论氛围。 (八)行业支持 目前,学术图书出版发行业可以做如下工作:(1)加强渠道和价值链的整合,提高出版社、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协同程度,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值得欣喜的是,新闻出版总署已向社会发出公告,正式发表的学术图书都将上网;(2)合理利用出版资源,加强读者需求调查,尽量为社会多出版高质量的学术图书;(3)加强社社、社店和店店联合,建立学术图书发行联合体,统一协调学术图书的发行;(4)出版发行单位要加强自律和管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和宣传力度。社会对学术图书的出版和发行也要给予支持,创造良性互动的市场环境,建立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作者(学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多创作高质量的学术作品。读者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结语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版单位作为市场主体的确立,现阶段学术图书出版面临的问题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解决,市场最终会引导出版单位、渠道进行重组,产生适合学术图书营销的土壤。 参考文献: [1]伊静波.专业出版社学术图书营销策略初探[J].出版广角,2011,(08). [2]沃群锋.产品策略:图书提升营销张力的关键[J].编辑学刊,2004,(6). [3]谭岩立.转型背景下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困境和出路研究[D].湖南大学,2010. [4]章仲林.改制给出版发行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06,(1). [5]刘影.学术图书的书名营销[J].中国出版,2007,(09). [6]徐丽芳.中国学术出版基金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6,(10). [7]刘瑞东.读者认可价格下的图书营销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