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出版社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化管理的现实要求迫使其更多地考虑学术图书出版的经济效益问题,导致学术图书出版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分析学术图书出版的难题入手,探讨现阶段学术图书营销面临的问题和办法。 【关键词】学术图书图书营销出版基金渠道重组 一、学术图书的定义、特点 (一)定义 有研究者认为,学术图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业工作者,对某个学科或某个专题经过深入研究写出的科研成果。有学者则认为,学术图书是指“著者经过社会调查、科学考察或实验,深入研究,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从理论上作较专门、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的著作。”日本学者则认为,学术图书是“以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为内容的书籍的总称。”……归结学者们的研究,可以这样理解:学术图书就是著者在理论上对某一知识领域或某一专题作较系统、较专门分析、研究后创作的作品。 (二)特点 (1)理论性强。学术图书的内容一般不能直接被应用于实践中,它多以抽象思维或数据模型为表达方式,有自己独特的表达系统,对阅读者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层次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术图书不能广泛普及。在全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没有得到大幅提升之前,阅读理解上的难度决定其读者只能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 (2)专业性强。学术图书大多是出自高等院校的教师和科研机构的专业科研人员之手,图书内容又大多限于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阅读者也大多是对这一学科或这一专题感兴趣的高校教师、专业科研人员或其他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其专业性是不言自明的。 (3)价值高。学术图书的作者一般文化水平较高,通过科学研究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这类图书虽然不具有直接应用性,但从长远来看其社会效益显著。一本有巨大学术价值的学术图书的出版会推动相关行业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 (4)编写难度大、周期长。学术图书既然是原创性很强的作品,现成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资料收集很困难,编写难度自然就很大。又因为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治学态度必然要非常严谨,编写工作需要精益求精,写作过程可能历时很长。 (5)出版要求高。专家学者耗费毕生精力完成的大作,以及其所代表的学术领域的高水平、高质量,对出版工作的质量同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审稿和编辑加工方面,编辑人员必须根据专著的技术特点,严格按照出版规范要求进行收稿前的审查和三审加工。在设计印装阶段,出版社要根据书稿的技术特点、总体篇幅、读者对象、发行销售数量以及物流措施等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虑版式设计、纸张材料和印装工艺的实施方案。由于学术图书出版工作责任重大,出版社投入的成本、人力和时间要远远大于一般图书。 二、现阶段学术图书面临的问题 (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 学术图书编写难度大,通常需要组织一批技术骨干、组织一些相关单位或企业共同完成,因此,组织工作量就非常大。一本书稿从启动到截稿,往往要召开很多次会议。大规模的会议如编写启动会、提纲审查会、稿件审查会等;小范围的会议包括各种碰头会、章节合议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小型讨论会等,会议费用不是小数目。这还不包括为编写工作提前作准备的资料收集和前期调研、走访等费用,出版后需要支付的高标准稿酬,以及召开座谈会、发行式并进行后续相关宣传所需要的费用。学术图书出版后通过市场销售收回一部分成本,可以弥补一部分稿费和出版费用,但前期费用和后期开支确实使出版单位在经济上难以承受。 (二)约请合格的作者很难
学术图书的作者很难约请,一方面是因为知名专家、学者工作非常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编写书稿;另一方面是专著的写作难度很大,作者既是在积累和传播知识,同时也是在努力超越自己。作者的选择非常重要,既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而两方面条件都具备的专家很难寻觅。如果不把住选人关口,书稿的编写质量就难以保证;而组织的人员过多,又因学术水平、文字水平、任务理解和思维定式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编写质量参差不齐和编写风格不尽统一,后期审稿和修改的工作量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