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级财政学科定位 时代需要扩展财政功能,强化其重要性,提高财政学学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财政学学科由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属性定位下,进一步强化系统研究。重新定位财政学类专业办学目标,规划财政学类专业学科设置,创新出体现学科特点的就业要素供给手段,打造出体现强就业需求的包括社会属性意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质量监管机制于一体的财政学类专业体系。 2.加强与市场的衔接,强化专业学科就业要素的供给能力 强化社会意识的供给。结合社会意识的边缘化趋势,增设引导学生社会意识的课程,如“资本论”“道德情操论”“经济伦理学”“福利经济学”等相关课程,加强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等教育。注重在授课中融入专业课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社会意识传导。通过在授课中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化学生,培育出具有正能量的意识;方法要素供给方面,增设注重方法类课程,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实践调研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努力提升学生恰当选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概念技能;知识要素供给方面,针对财政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多元化趋势,课程设置需要作出调整:一是合理安排通识课程内容。增设满足个性发展的文学、艺术、哲学等跨学科的课程教学。二是增加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程中增设扩大专业知识领域、塑造学生个性品格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如信息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及专业案例分析内容等。三是结合区域环境,充实课程内容。结合财政专业服务地方特点,增设本土化服务课程或将具有区域特色的财税改革实践纳入授课内容中,进行分析讨论。四是整合学科内容。梳理与整合专业课程内容,避免专业课程内容交叉重叠,人为扩大知识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能力要素供给方面,增加案例式教学课时比例,结合财政学真实案例,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财政实验课时,提高财政税务模拟操作实验室利用率,为学生提供仿真专业实践环境,提升实践实验课程效果。加强学校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政府部门或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多方式、多途径的实训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拓宽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积极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意识倾向作为评价教师师德的主要标准,作为教师能否登台和考核聘用的首要因素。彻底改变无意识倾向传导或倾向经济意识(资本意识)传导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社会意识倾向。让财政专业的意识形态培养高度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着力完善推进师资交流机制。通过访学、攻读博士学位及博士后研究、学术交流、与财税部门合作、培训等形式提高财政学类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交流,锤炼财政学类专业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提升他们对专业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效用。启动弹性引人机制,将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财税人员聘为兼职教师,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同时要健全财政学类专业教师内部交流机制。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将高职称的教授、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大量配置到本科教学课堂中。通过传帮带机制带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空间较大的教师。通过“导师制”让所有学生与师德有保证且研、学较好的教师全天候结合,让良好的师资资源在课堂内外同样发挥效用。 教师要认真备课。规划固定业务学习时间集体备课,集体实践,加强专业教师自身意识、方法、知识和能力等优良要素的存储。依据地方院校定位,本着“务求高深,但求实用”原则,萃选专业教学内容,服务应用型转型。立足基本专业知识点,选择何种方式,侧重何种要素供给,做到精细备课。 4.完善财政学类专业质量保障机制 设立校内外财政学专家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完善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并在征求多方意见,尤其是财政学教师建议基础上,进行修订;强化课程检查委员会或督导组监管质量。完善督导机制,组织专业人员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控。完善评控标准,侧重对意识、方法、知识和能力要素供给效度的考评。教学评测中发现问题,实施问责制;健全财政学类专业评估机制。实现自身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分析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和运行问题,及时改进。注重政府、市场与社会反馈评价。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工作适应性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此调整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及其要素传导导向中出现的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