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政府、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素供给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要素。本团队以30所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为依据,实证归纳得出该专业对学生意识、方法、知识和能力四要素供给呈现弱支撑状态。基于原因分析,提出了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实现强支撑就业的对策。该研究对评测所有社科类专业学科建设绩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就业;要素供给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较多,因课程设置导致就业要素供给不足是关键因素。本团队以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为切入点,以影响学生就业为关键问题,实证分析得出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就业所需要素供给显著不足,推导出该专业学生就业压力主要在于高校及被教育者自身的结论。为了掌握全国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组采取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实地索取、样本学校的个人邮寄、网上搜寻等方式,选取了30所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专业课程表;二是问卷调研,了解课程表以外的专业情况。以这些信息为依据,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归纳得出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及运行对学生意识、方法、知识和能力要素供给呈现弱支撑状态。 一、就业需求导向下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对要素供给的问题分析 1.意识供给偏向经济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本课题组以经济意识和社会意识两种意识入手分析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意识的传导效应。经济意识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意识,注重的是工具理性。社会意识是指注重社会关系意识或责任意识下,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意识。两种意识差别主要体现在遵循条件的环境差异。不必讳言,现在高校教育已经成为中西方意识即经济意识和社会意识较量的阵地。舶来学科引入是经济意识在高校扩展的主要渠道。虽然舶来学科也是人类的成果,让学生了解也是必要的,但是高校对舶来学科的过度重视不仅导致学科开设数量及结构的变化,更带来两种意识的对撞以致社会意识的挤出。 我们将样本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按传导意识类型划分,剔除数学、语文、外语、体育、计算机、文学、艺术、统计学、会计学、史学类及程序性学科,如税务管理与稽查、税务管理、税务代理实务、财政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及审计、政府采购及其模拟实验、实习等对学生意识影响不大的学科,将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西方财政学等课程划归偏向经济意识传导的学科。将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财政学、经济伦理学、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税法等定位偏向社会意识传导的学科。 依据该分类和样本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所体现不同意识学科的课时量,计算出课时结构比例。结果显示:样本院校中,体现经济意识课时占比在67%~85%之间,平均为77.8%,其中有8个院校的比重超过80%,占比最小的为67%。相对而言,体现社会意识课时的比重在15%~33%之间,平均仅为22.2%,占比最小的是15%,最大的是33%。 可以看出,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体现经济意识与社会意识的课程结构严重失衡,偏重经济意识的学科课时占较大比重,而体现社会意识的学科课时比重偏低,社会意识供给明显不足。过多的经济意识带来的外显行为,必然是忽视关系,注重个人利益,注重“索取”。 2.方法供给不到位 方法,是授人以渔之法,是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之法。方法重于知识。方法类课程设置及伴随知识点而衍生的方法要素供给的培育应该成为课程设置和内容传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分析样本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专门对学生进行方法传输的课程很少,包含“经济学方法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指导在内,30所样本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总课时仅为40学时,占总课时的3%。诸多院校还没有专门开设方法类课程,那么供给方法要素就只能依存教师在授课中结合知识点进行传输。如果教师自身的能力有限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有效注重方法要素的供给,学生在校期间应得的“渔”也只能在教育目的的“名义意义”上得到体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