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辙《老子注》对《老子》的诠释,并未严格遵守《老子》文本,而是进行了重大改造,其目的是“六经注我”,创造三教合一的新思想体系。苏辙融合儒、道的表现在:调和了儒、道关于仁义礼乐的争执;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贵阴柔思想融于一体;借《老子》探讨儒家的性命之学;融合儒、道的圣人理论。 [关键词]苏辙;老子;儒家;道家;儒道融合 引言 《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从问世之初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最早的解释《老子》的专著是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从那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很多学者研究《老子》。其中,北宋学者苏辙所著《老子注》是比较重要的《老子》注本。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以《老子》为基础,融儒、释、道于一体,试图实现三教合一。本文专门就苏辙《老子注》对儒、道思想的融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调和儒、道关于仁义礼乐的争执 通行本《老子》强烈反对仁、义、礼、圣、智。比如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仁、义、礼、圣、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要想融合儒、道,首先就要解决这种冲突。苏辙采取的方法是: (一)区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不同作用。 儒家思想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君臣夫子之间,非礼法则乱”[1](P93)。道家思想以出世为主,可以让人“心存至道,虽为天地师可也,而以之治世则乱”[1](P94)。儒、道各有所长,圣人应该融儒、道于一体,“中心行道,而不毁世法”[1](P94)。这样,苏辙就从整体的高度上为儒、道融合奠定了基础。 (二)肯定仁、义、礼、圣、智的正面作用。 只有圣智,才能了解“道”:“非圣智不足以知道”[1](P24)。仁义恰恰是孝慈的必要条件:“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仁义所以为孝慈也。”[1](P24)礼能彰显忠信之美:“礼立而忠信之美发越于外”[1](P48)。 (三)解释老子反对的仁、义、圣、智的涵义。 苏辙指出,老子反对的并不是真正的仁、义、圣、智,而是有名无实的假仁、假义、假圣、假智,即“以巧胜物”[1](P24)的假圣智,“窃仁义之名以要利于世”[1](P24)的假仁义。 (四)分析孔子重视仁义礼乐、老子反对的原因 苏辙认为,“道”是形而上的道,更为本质;仁义礼乐是形而下的器,更为易懂易行。两者都是真理,只是侧重点不同。老子“绝仁义、弃礼乐以明道”[1](P25),是害怕道被器掩盖,而非仁义礼乐真的不好。孔子明白,“道”不是常人所能把握的,人们容易“为道之所眩”[1](P25),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14所以提倡更为易懂易行的仁义礼乐。老子和孔子都有忧世之心,他们的思想可以互相补充,而非截然对立。于是,老子和孔子、“道”和仁义礼乐,就成为真理的两面,只有合二为一才能更好地掌握真理。 二、融合中庸和贵阴柔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