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萃取出某种组分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它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被提取有效组分的性质,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以及加入夹带剂进行高选择性提取,能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在提取分离过程中主要以CO2作为超临界流体,其无色、无味、不易燃,安全环保;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以和其他色谱技术和分析技术联用,使中药有效成分能够的高效、快速、准确地分析[10]。 李晓宁[11]等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挥发油的工艺条件。以藁本内酯含量和出油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HPLC测定藁本内酯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得到当归挥发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h,CO2流量25(L/h)分离釜I压力8MPa,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系统尾压,温度35℃。马宏达等[12]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夏天无总生物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含量的综合评分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2.5小时。提取物中总生物碱含量约67%,原阿片碱含量约为17%,延胡索乙素含量约为10%。 4.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发的基础 4.1药效学基础 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近十多年来,中药药理特别重视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如四君子汤,生脉散等复方的研究,明确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多层次、多靶点的概念,强调中药复方作用的多效性,并通过整体复方的分离提取寻找有效部位或单体。中药药理作用的标志性成果有丹参的活血化瘀作用,延胡索镇痛镇静作用,桔梗及满山红祛痰镇咳作用。在初步揭示了药理作用的用时,还发现和确定了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如小檗碱、青蒿素、葛根黄铜等[13]。 4.2生物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基础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药物动力学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生物药剂学是药物动力学与药剂学的结合产物,生物药剂学要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借助药物动力学的方法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目的在于为正确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制剂处方与工艺及临床合理应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和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复杂,其体内过程的要就难度较大,目前所采用的要就方法有两大类:化学测定法;生物测定法。近年来,中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要就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说法:中药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中药时辰药动学、中药血清药理学等。 5.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中药产业的科技水平有非常大的提高。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对加快中药新剂型研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怎样利用这些新技术来解决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明.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马旭,刘建平,翁麟骧,等.软胶囊崩解迟缓现象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34(5):414-418. [3]刘欣,薛红梅,王建明,等.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包衣片的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0(3):347-351. [4]潘兰英,施玉珍,葛衍琛,等.八珍益母草涂膜剂提取工艺的优化[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492-493. [5]袁亮亮.紫杉醇多孔硅微球的制备及提高渗透性考察[J].西北药学杂志,2013,28(6):614-616. [6]屠锡德,等.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3. [7]陈飞龙,刘莉.丁香普通粉及超微粉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J].时珍围医国药,20l0,21(12):3056—3057. [8]陈绪龙,赵国巍,廖正根,等.当归超微粉体和普通粉体的粉体学性质比较[J].中国实验打剂学杂志,2010,16(18):1-5. [9]项瑞,王玉蓉,杨连威,等.超微粉碎过程温度对羌活有效成分影响的考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2):123-126. [10]谢秀琼.现代中药制剂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1]李晓宁,杨银花,赵博琛,等.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当归挥发油的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4):27-29. [12]马宏达,安晔,郭涛,等.超临界 CO2萃取法提取夏天无总生物碱工艺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47):4456-4458. [13]侯家玉,方泰惠.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