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璧山县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服务情况,同时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妇幼保健机构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群体保健工作为基础,面向基层,预防为主,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但在机构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妇幼卫生服务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巩固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加强薄弱地区的妇幼卫生工作,拓展妇幼卫生的服务领域。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所有资料均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表、乡镇卫生院管理及保健人员座谈提纲和村级保健人员座谈提纲及调查表。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普遍调查和专项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基线调查、收集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包括资产、设备、人员等相关信息;另外,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乡镇卫生院作为调查单位,设计调查表格、座谈纲目,并组织有关人员分赴抽样单位采取听汇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等方式对乡、村妇幼保健工作开展专项调研。 2结果 2.1学历情况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40人,学历层次不高,大专学历人员占60.00%,其中中专占10.00%,见表1。 2.2职称情况我县妇幼保健人员职称低,医士占42.50%,见表2。 2.3妇幼人员问题部分领导对妇幼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重临床轻妇幼现象,妇幼人员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妇幼人员存在工作情绪不愿意从事妇幼工作,兼职现象突出,责任感缺乏,非业务人员或未经培训上岗人员较多,儿保人员严重缺少,影响妇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科医生缺乏,不能为孕产妇保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提供,需要各个辅助科室的协作、配合和支持。但是,我县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医生缺乏,并且稍微好点的产科医生又调到县级机构。一般乡镇卫生院只有1个产科医生,中心乡镇卫生院有2-3个,广普、健龙卫生院没有产科医生。而且现在乡镇卫生院实行了绩效,做多和做少也没什么区别,医生都怕出事,大部分的乡镇都减少了接生量,致使80%以上的孕产妇都到县级医疗机构来生产了。村卫生室兼职妇幼保健工作无任何报酬,收入靠自收自支,无偿承担妇幼保健工作。 2.4妇幼保健工作设备落后医疗资源利用不够充分,我县的儿童保健工作仍是以体格检查为主,儿童保健的设备仅是磅秤、身长计、听诊器,缺乏眼、耳、口腔等专科保健设备,缺乏儿童听力筛查设备,智力筛查设备、缺乏其他辅助检查等设备,以目前的能力和水平,对家长缺乏吸引力,影响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产科检查,大部分没有单独的产前门诊同妇产科一起检查,没有产床,胎心监护仪,辅助检查做不到,导致乡镇产妇大部分涌向县级医疗机构体检。 2.5妇幼保健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因此,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直接影响了妇幼保健机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部分工作人员知识老化,孕产妇健康检查频次及分布在哪个阶段不清楚,必查项目和备查项目以及临床意义不清楚。儿童保健中体格发育评价和提供喂养指导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县妇幼保健院由于编制限制了人员的进入。乡镇级妇幼保健队伍由于实行岗位工资制,预防保健工作的经费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部分领导对保健工作没有足够重视,造成了妇幼保健工作负担重且较繁琐,但收入与工作量相比明显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2.6培训情况基础调查乡镇卫生院专兼职妇幼保健人员近年参加培训少,妇幼医生全年对村级保健人员培训和指导平均6人次。由于经费不足,乡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并且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也很有限,多以会代训,大多数人员主要是通过自学、实践等方式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从而造成保健人员知识老化,业务水平、服务能力较低的局面,不能很好适应当前保健需求。 2.7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降低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的管理日趋成为影响我县儿童系统管理率、早孕建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产后访视率的主要因素。流动儿童部分家长只重视计免,不愿体检,管理依从性低,其系统管理率低,服务人群增多,流动孕妇的早孕建册及系统管理,流动孕产妇、儿童的比例越大使得全县的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降低。 3讨论 3.1妇幼保健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县乡村妇幼保健服务方面面临着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工资落实不了、待遇没有保障的局面。各机构靠业务收入补贴支出,制约着自身的发展。 3.2领导不重视此工作乡镇部分领导认为保健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重临床轻保健",部分乡镇医疗机构无儿童体检门诊,体检设施设备陈旧,影响了儿童体检质量。 3.3妇幼保健队伍结构不合理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兼职多、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非本专业人员从事工作,导致有些工作不到位。一是信息统计工作不理想,报表错误多;二是孕产妇系统管理有难度,仅靠一名保健人员无法完成孕产妇管理任务;三是儿童保健工作薄弱,无专职儿保医生、儿保知识缺乏,导致儿保质量多年无法提高,不能适应现阶段儿童保健工作。3.4专业知识缺乏,整体素质偏低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的需要。低学历多,待遇不能落实,难以留住和引进人才,以至妇幼保健人员素质低,继续医学教育投入不足,特别是外出学习、参加市级以上学习班机会很少,并且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也很有限,从而造成儿童保健人员知识更新慢,知识老化,服务能力偏低的局面。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因此,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直接影响了妇幼保健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3.5基础设施薄弱,设备陈旧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缓慢,设备普遍不足,大部分检验设备陈旧,质量不高,影响服务能力。乡镇医院的收入大都于支付职工工资,没有能力淘汰更新,且老化现象严重很难适应目前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 4对策 4.1加强领导,政府重视与支持强化公共卫生意识。长远规划逐步落实固定、专职妇幼人员、加强对妇幼卫生工作特别基本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卫生工作的资金、设备和人员的投入,激发服务意识和工作热情。按社区人口规模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卫生人员,各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女性医生或保健员,主要承担产后访视工作,解决目前大多由乡卫生院和中心完成入户访视,但由于路途远,居住分散,人员不足导致产后访视率均不达标的现象。 4.2加大对妇幼卫生硬件设施的利用率。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共享,对于新业务的开展,我们针对性的采取以下措施,即在提升对妇幼保健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重视妇幼保健队伍的稳定和健全,并在业务上加强培训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严格控制质量,以及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在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共享。能开展辅助检查的地区一定要开展辅助检查,开展必须检查项目,增加对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基础设备的投入,将基础设备和人员纳入目标检查必须条件。保证妇幼人员稳定。减少人员的变动,新上岗人员需经培训后上岗,确保妇幼卫生工作的连续性。 4.3开展业务培训与进修。继续对基层妇幼人员的进行短欺业务培训,分批次进行进修实习,考核后上岗,以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专题培训、操作培训、不同人员分类培训,特别要加强适宜技术的培训。 4.4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应从健康教育入手。针对流动人口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应采取多渠道、多部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积极配合或采取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 针对流动人口经济水平较差,在社区开展经济实用的基本保健服务,应进一步探讨外来儿童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提高服务的可及性。有计划的宣传外来儿童卫生保健知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知识大型宣传、咨询、义诊、竞赛等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的氛围。 4.5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也应当强调服务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应重视妇幼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2】。妇幼保健服务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等技术服务,开展妇幼保健、生殖健康的科学研究、健康教育、培训和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等而设立的专业。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3】。 参考文献: [1]孙汉军.医院服务质量与服务价值的思考.重庆医学,2004,33(9):1315. [2]张松卫,尹惠萍.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20(9):115. [3]杨连荣.新形势下城区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与发展思路.中国妇幼保健,2009,15:472. |